本书共7章内容,以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中心法则”为主线,从分子水平阐述DNA的结构及功能、RNA与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等内容及分子生物学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本教材是以食品检测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典型食品真实检测任务为载体,按检测工作环节或流程进行编写,突出岗位职业技能,注重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需要的活页式教材。教材每个项目由项目导入和不同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包括学习目标、知识准备、知识拓展、习题与思考、任务实施等内容,并以二维码的形式配有丰富的视频、动画、微课等教学资源。教材还配套建设了多媒体课件、智能化数字教材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在线开放课程。教师可以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可根据“l+X”和现代学徒制教育的需要灵活组装和更新教材。
《Adobe InDesign CC版式设计与制作案例技能实训教程》以实操案例为单元,以知识详解为线索,从InDesign最基本的应用讲起,全面细致地对平面作品的创作方法和设计技巧进行了介绍。全书共10章,实操案例包括制作企业名片、制作创意标志、制作期刊内页、制作宣传页、制作报纸版面、制作挂历、制作三折页、制作宣传册、制作画册内页、制作酒店菜单等;理论知识涉及InDesign基础操作、绘图工具的应用、文本内容的编排、框架的应用、图文混排、表格的应用、样式的应用、版面的管理、对象库、超链接,以及文
《3D 打印原理与3D 打印材料》是为了普及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3D 打印技术编撰的。本书对3D 打印的概况、各类3D 打印技术的原理以及各类材料在3D 打印中的应用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共分7 章,主要内容包括3D 打印概述、3D 打印原理、3D 打印高分子材料、3D 打印光敏树脂材料、3D 打印金属材料、3D 打印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3D 打印新材料,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已经实际应用的各类3D 打印的原理和材料。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以及高职、中职院校3D 打印及逆向工程专业的教材,也
本书是以“一人居”生活体验为基础的“都市治愈系”食谱。内容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主线, 将乐活蔬食的健康生活理念贯穿其中, 为您提供可轻松上手的精致“一人食”料理解决方案。从食材选择、营养搭配和餐桌美学的角度, 传递“一人食”的责任感和仪式感。“一人食”的升华, 在于对生活仪式感的把握。把食物放入一个更具愉悦感的空间里, 让进食这个动作, 变得更有意义。在四季的节奏中, 根据食物的特性, 选择不同的餐具、花卉、桌布、音乐、灯光去做搭配, 呈现不一样的餐桌美学。吃, 从来不止是吃而已
本书共分为茶文化概论和茶艺实训上、下两篇。上篇共有7章,其内容注重茶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下篇共有4章,其内容侧重实用技能的训练。全书的内容包括了茶文化历史、茶类知识、茶具鉴赏、择茶用水、茶与健康、茶道的形成与表现、茶与文学艺术、茶的沏泡艺术等知识。本书图文并茂,内容充实,知识面宽,实用性强,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游酒店管理类、人文管理类、茶艺专业等以及茶艺爱好者学习,也可作为茶艺师职业资格培训考试用书。
本书第四版在修订过程中,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为核心原则,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茶艺师(2018 年版) 》的基本知识范围和基本技能要求更新内容,分为茶文化认知、茶叶选择、品茗用水选择、茶具选择、品茗环境、茶艺实践、名茶认赏7章,内容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对于普及茶文化和茶艺知识、提高茶艺人员的基本素养和职业技能、弘扬中国茶文化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具体来说,本次修订着重从以下方面展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育人。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仁、义、礼、智、
《畜产品工艺学》包括3篇,第1篇为肉品工艺学部分,在介绍肉制品加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屠宰与分割肉加工技术、贮存保鲜技术、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干制肉制品加工技术、酱卤肉制品加工技术、中式灌制类制品加工技术、熏烧烤肉制品加工技术、发酵肉制品加工技术、西式肉制品加工技术、调理肉制品加工技术和肉类罐头加工技术,最后对超高压等新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及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第2篇为乳品工艺学部分,在详述乳品加工基础知识和乳品加工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原料乳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实务:生产许可证申办和ISO22000认证实务》共2个模块6个项目16个任务,适合于任务驱动式教学使用;使用者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修改、更新学习任务及其知识链接。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实务:生产许可证申办和ISO22000认证实务》模块一根据企业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工作过程,包括3个项目(项目一:食品生产企业基础设施;项目二:食品生产文件和记录;项目三:食品生产许可申报和现场核查)共7个工作任务,模拟企业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需要开展的基础设施和文件资料准备工作。
本教材较系统地介绍了与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科研和生产有关的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同时还适当介绍了一些与当前生产实践有关的新技术,并采用了二维码技术将内容加以扩展。全书共分3篇,34个实验括显微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染色技术、形态结构观察、培养基制备、消毒 、接种与培养、分离与纯化、生理生化反应、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诱变育种、菌种保藏、食品中菌数及主要病原菌的检测、发酵微生物的分离检测技术、台式自控发酵罐的使用等内容。书后附有常用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方法。 本教材适宜作为高等院校食品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