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水环境化学为中心,面向水产养殖水体环境。从水的理化性质,水中常见化学反应,水的pH和酸碱平衡,水中常见污染物毒性,几种主要类型天然水的水质,水中含有什么物质、这些物质如何分布、呈现什么性质、与水中生物的相互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养殖水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猪病防治(第3版)/高等职业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分为基础知识、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五篇,并附有实践技能训练指导和鉴别诊断。选编了100余种猪病,其中包括一些危害较大而国内尚未发现的疾病。对每种病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等方面既重视理论性又突出实用性。实训指导部分结合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编写了新的诊断方法。鉴别诊断部分对呼吸系统疾病、有腹泻症状的疾病、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有神经症状疾病、有皮肤病变疾病、贫血有关的疾病分别进行了鉴别,有
本书内容以宠物疾病诊治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操作为重点,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以学生能胜任岗位任务为度,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融为一体。项目设计为诊室工作岗位、化验室工作岗位、特殊检查工作岗位、治疗室工作岗位、常见疾病、手术室工作岗位、住院部工作岗位等。
本书共分八篇,内容包括:动物药理基础知识、抗病原体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内脏系统药物、影响组织代谢和抗过敏药、解毒药、药物毒理学基础、实验实训指导。
家畜育种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 《家畜育种学(第二版)/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广泛吸取国外家畜育种学教学体系的成功经验,综合继承我国迄今各种版本家畜育种学教材的优点,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既有先进性又有实用性的教材,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需要。 本教材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经过深度修订而成的。全书共包括10章内容。本版教材保持了第一版的知识框架,即系统地介绍家畜育种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家畜主要性状的
对全球和中国云杉林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以样方数据为凭证,系统地描述了中国云杉林15个群系(含75群丛组和132个群丛)的地理分布,自然环境,生态特征,群落组成、结构和类型,建群种的生物学特性,生物量与生产力,群落动态与演替,价值与保育等特征。全书图文并茂,数据翔实,通俗易懂,引证了650个样方,附配200多幅反映群落外貌和结构的照片。
本书系统总结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肥料养分持续高效利用机理与途径(2013—2017年)”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100)、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资金支持。主要内容包括氮肥损失阻控与高效利用机理,磷肥增效的化学/生物学调控机理,畜禽有机肥氮磷生物转化与促效机制,秸秆还田碳氮互作提高化肥利用率机制,农田养分协同优化原理与方法,肥料养分持续高效利用途径及模式等6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