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双元育人系列教材之一。本书追求技能与行业需求并重,既重视实战操作的技能讲解,也注重行业发展现状的描述。全书共7个单元21个任务,包括内容规划、竞品分析、内容协作、图片处理、图文排版、数据分析、社群运营等内容,每个学习任务均以“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任务分析、任务准备、任务实施、任务评价、能力拓展“的体例格式展现,书中配有大量高清图片和真实的案例,部分案例放在书中的二维码内,方便学生随时查看、自主学习,最大限度的满足新媒体运营人员的学习训练需求,为学生日后顺利进入岗位工
媒体融合是时代浪潮,可以追溯至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浦尔教授指出新技术将带来媒体融合这一趋势。2014年,这一浪潮引发了中国的国家战略--媒体融合战略。
五年多以来,媒体融合战略执行得如何?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回答这些问题,没有比标杆案例研究更好的方式。
本书选择当下最有特色,或许也是未来最好的20个案例,展开深入调查和分析。这些案例中,既有《人民日报》、新华社、芒果TV等中央媒体和省市级媒体的优
本教材是适应现代学徒制的特色教材,涵盖了新媒体文章内容制作、新媒体短视频制作、新媒体平台运营三大模块。三大模块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采取了“循序渐进,理论后有实操,实操后能运营”的表达思路一这才 是编写本教材的真正目的。本教材由6个项目、24个任务组成,分为三大模块。其中,模块-为新媒体文 章内容制作,学习新媒体网络编辑基础,主要内容为文章文字排版与处理、文章图片处理、H5页面制作,重点介绍了历史类、星座类、情感类三大类型文章写作,以实例讲解了在写作过程中的各种技巧与要点。模块二为新媒体短视
本书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粗线条地勾勒出我国古代从唐朝的杂报、宋朝的小报、明朝的报房和京报、近代外国列强在我国的办报活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直至中国共产党红色报刊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报刊发展简史。此次出版在原版基础上新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报刊发展史内容,主要根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新闻战线》2009年第10期)及《方汉奇文集(增订版)》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中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一百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新闻事业》《电脑网络、电子信和发展中的电子报刊》《互联网络与中国新闻事业
本书是适用于高等教育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的一本教材。本书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按照广播编辑、电视编辑的创作流程,从仪器设备、操作步骤、效果实现等方面详细介绍广播电视编辑的操作要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书在编写体例上,以实践技能为中心,以理论解析为辅助,力争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能力的提高。 本书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实训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还可作为各类媒体及新闻爱好者的辅助读物。
编辑本套非遗系列丛书,是从理论、文化、图片等角度对福建省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梳理和记录,加强普及、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地方文化的教育普及,让承载着乡愁的文化记忆走进百姓的内心深处,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凝聚民心、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中国广播电视编年史》,是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项目,历时十年完成,凝聚了全行业的智慧和心血,是全国独一无二、填补空白的史学著作。全书分三卷出版。纵观近百年广电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萌发初建阶段(20世纪20~40年代)、持续发展阶段(20世纪50~90年代)和融合发展阶段(21世纪至今)。这是第三卷, 讲述了1998到2008这10年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历程和大事记。
在传播时代,技术、媒体和沟通三者融合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社交媒体、社交网站、移动计算、人工智能等的迅猛发展,导致面对面沟通和中介沟通的复杂性日益增加,也增加了对跨媒介、跨背景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需求。
本书将虚拟空间和沟通技术视为人们发展、维护和促进与他人联系和互动的场所和方式,将传播相关的热点议题与前沿研究相结合,展示了如何应用基础传播概念,同时结合技术、媒体和沟通,促进公民参与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第3版延续前版的专题
《网络新闻实务(第二版)》是对网络新闻实务领域的一个研究性尝试,全书以网络传播多媒体、互动性、综合性、超地域等技术特性为经、以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范畴为纬,构织网络新闻传播的业务框架。内容涉及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概念、网络新闻采访编辑、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流媒体制作、网络评论与网络论坛、网络的国际化传播,以及网上受众调查和网络媒体的组织与管理等,视野开阔,体系宏阔。 本次修订,作者在修正了书中遗留的错别字、标点符号外,对案例进行了大量的更新,使本书更符合目前的教学实际。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媒体及新媒体运营的概念、特点、类型及应用实践,从基本概念、基本设置、内容运营、用户运营、视觉设计和数据分析等角度,介绍了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微博、抖音、头条号、小红书、知乎等当下主流新媒体平台具体的运营策略,并精心安排了相关实训任务,力求借此提升读者的实践能力。最后还拓展介绍了一些相对小众,但独具特色的新媒体平台,如豆瓣、喜马拉雅、简书、哔哩哔哩(B站)等。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新媒体运营课程的教材,也适合作为新媒体运营初学者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