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北宋咏画诗的整体创作情况,描述北宋咏画诗的发展历程,揭示北宋咏画诗对宋代文学史和宋代绘画史的重要影响。第二部分选择文化史上著名的咏画诗现象,立足于咏画诗文本,考察北宋诗人与画家交往、诗作与画作相互影响的情况及其为北宋文坛带来的新风。第三部分指出,北宋时期围绕“诗画一律”观念而产生的丰富画论,不仅为文人画争取到了合法的身份,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文艺理论,是宋型文化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本书旨在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研究框架中,重新梳理《红楼梦》中的礼文化。在这个全新的叙事空间中,研究者运用文本细读法、实地调研法和跨学科阐释法,不仅以茶、酒、云锦和器具等实物为依托,考察了中国古代社会物质文化中的礼数,以古鉴今;而且还把《红楼梦》中的年节风俗和行医看病等制度性文化也纳入考量,以此考察古往今来的移风易俗,考察中华礼仪文化之变迁;最后还通过宝玉抗礼三部曲对《红楼梦》所承载的精神价值进行深度挖掘。
本书论述鲁迅的乡土“启蒙论”,周作人“审美诗化”的乡土理念,茅盾、梁山丁、关永吉等不同作家眼中的“乡土理论”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作家乡土小说创作的影响;立足“写作资源论”、“作家论”、“主题论”、“人物形象论”、“审美风格论”等方面,探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期的乡土小说概貌;整体上论述二十世纪乡土小说的叙事策略,主要体现三四十年代乡土小说在整个二十世纪乡土小说创作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有承续与变奏,又有突破与发展,使乡土画卷变得异彩纷呈。
本书以《科幻世界》杂志与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阐明《科幻世界》杂志与科幻文学二者之间的关系,观察文化、媒介、科技等外界因素对科幻文学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以《科幻世界》杂志为载体,研究当代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力图较为完整地展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历史。本书将《科幻世界》诞生以来的中国科幻文学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总结每一阶段的科幻文学特点和专题介绍本阶段的代表性人物。本书既可以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程的读本,又可以作为科幻文学的入门作品。
本书认为《西游记》是一部以神话为题材,以解构、象征等为艺术特征的哲理小说。作者抓住“三藏真经”和“无字真经”这两个关键,从解构和象征视角对《西游记》进行了富有创见的研究:《西游记》作者为取经团队设置了一个神秘的目标——“三藏真经”,而“三藏真经”的实质乃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取经的故事实际是对儒、释、道三家思想进行“解构”的过程。本书通过对文本的研读,详细探析了贯穿小说始终的解构过程。本书指出,在解构“三藏真经”的同时,《西游记》还运用象征艺术手法建构起一部“无字真经”,“无字真
本书是中国散文包括从先秦至近代散文文体历经千年发展的历程,其中散文的定义在这里是广义的,它指的是骈文和散文两种语体结构。作者以骈散分合和时间顺序结构全书,持论客观公允,不乏真知灼见,是中国散文史研究方面的一部大作。陈柱是中国近代国学大师,勤于国学,博闻强记,根基厚实,精于子学,一生著作等身,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实不多见。他的《中国散文史》一书,远有所稽,近有所考,明源流本末,辨义理辞章,且多能与现代思想相发明,阐发宏深,实开散文史研究的新境界。
二十位非虚构写作者,既是自己生命经历和身边故事的记录者,也是拥有较多写作经验的创作者。千千万万他们的躬身入局,使得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多棱镜可以触及人生、社会、时代的方方面面。在众声喧哗的新媒体时代,人人拥有言说与表达的自由,而真实、深入、多元的非虚构写作,永远可以撼动人心。这些公众故事的汇集,可以说不仅具有新闻价值,更具有历史意义。
本书选取的这二十位被访人,既有学历只及小学的生活漂泊者,也有远渡重洋读取博士的科研工作者;既有基层检察官、警察、退役军人,也有从事
本书是一部将我国辞赋纳入到东亚汉文化圈中予以关照,着力探讨其域外流衍的专著。是书以中日文学关系极为紧密的唐代与平安王朝为研究时段,以唐赋中最具代表性的律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全书含绪论在内共七章,从传播考论、影响考论、域外返观三个层面展开,既梳理出了唐代律赋在日本传播的事实,也抉发出了日本对律赋的受容及变异。全书以文献学为基础并活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紧紧围绕传播与影响两大主题展开论证,前后勾连、互为经纬;依据唐代律赋与日本平安朝汉诗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将二者熔铸为一体来
身处二十一世纪新时代,我们正面临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人文学科新挑战。与此同时,教育部新文科建设为文、理、工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交叉学科融合提供了契机与支持。科幻小说以预见性与创造性为我们认识、理解并应对近未来技术世界提供了多层面、多元化路径。因此,基于这种新语境,在新文科建设视野中深入认识科幻小说的认知模式与社会建构将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与现实意义。本论文集将从四个方面展开新世纪科幻文学研究。它们分别为:一、科幻小说的身体研究;二、科幻小说的情感和空间研究;三、中国科幻小说研究;四
本书从贾平凹的文本世界出发,细读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白夜》《极花》《带灯》等,解读其文学镜像叙事中的丰富意象,探究其意象世界深刻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象征意义、隐喻意义以及由此形成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从而揭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精神追求、文化追求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