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好奇,中世纪人是如何处理婚姻与爱情的?在那个宗教与世俗交织的时代,结婚并非唯一的两性结合选择。许多人生活在准婚姻关系中,却出于种种原因而无法正式结婚。露丝·马佐·卡拉斯教授将带领我们走进中世纪欧洲复杂的婚姻世界,从社会文化、法律常识等角度,揭示那些被历史遗忘的婚姻故事。
《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清张尔岐撰。张尔岐以为世人苦《仪礼》难读,皆因不晓章句,后儒说解叠床架屋,反失经注原貌,认为欲明《仪礼》,当守者唯郑注、贾疏,故研精覃思,撰《仪礼郑注句读》,全录《仪礼》郑康成注,摘取贾公彦疏,而略以己意断之。又因经、注、疏文古奥难通,张氏撰著时于字句旁加句读,方便后学者阅读。句读为讲经之基础,离析难句,经义自明。同时,张尔岐针对《仪礼》流传中谬误脱落、衍羡颠例、经注混淆之处,采监本、唐开成石经本、元吴澄本及陆德明《音义》、朱子与黄榦所次《经传通解
本书在原定礼仪文化概念、剖析基础理论、梳理继替规律及当代价值基础上,重点分析因家礼家风、社情礼序、礼俗礼义、师生礼道异化及礼仪礼治失范等导致现代化进程中精神底色淡化、公民失礼行为渐增、国家形象弱化等问题,针对性提出如下对策建议:首先,形容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即通过对人生礼仪、家风礼教的弘扬,传承发展家庭生活中的孝慈家风礼仪;通过对师道礼制、学生交往礼仪的导引,创建上下有序的仁爱校规礼仪;通过对节庆婚葬礼俗、公共规约礼制的改造,培育公
礼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上其它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为中国古代思想之集大成者、宋代理学的主要代表朱子对于礼有着颇多的讨论。研究朱子的礼学思想有助于了解朱子在建构其理学体系的时候从古代礼文化当中吸收了哪些元素以及古代的礼文化经过宋代理学的洗礼有着哪些变化和发展。关于朱子礼学思想,较少学者能够将其礼学思想放在整个思想体系背景中加以考察。一般说来,朱子思想包括天理观、心性论以及工夫论这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因此,本书为了弥补学界研究之不足,紧扣朱子的整个思想背景,对其礼学思想进
本书以每月一节的方式,分十二讲,从花朝上巳、小满祈蚕,写到冬节腊节。从传统节日的溯源、演变,到不同节俗的呈现展演,再到针对传统节日的现代语境,提出对节日传统的继承与更新,最后针对传统节日复兴与重建进行节日文化、节日精神与节日价值的阐述。本书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从传统节日的历史知识梳理,重建传统节日的物质系统与节日文化符号;二是通过对神话故事、地方方志、民俗文献、诗歌典故的材料挖掘,复兴传统节日的仪式与习俗活动,为大众节日生活做出引导;三是通过对节日材料的分析与当代社会的具体
这是一部关于规则的全景历史。规则几乎左右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规则决定我们的开工和收工时间、开学和放假的日子,引导路上车辆的往来,规定了结婚的对象和方式,关系到足球比赛里怎么得分,定义了哪些是能带上飞机的行李,决定句子的语法,在咖啡厅宠物是不是受欢迎。除了这些写在标志牌、手册和法律中的明确规则,还有许多没有明言的潜在规则。规则之网编织得如此紧密,几乎没有哪种人类行为能逃脱得了规则……我们可能会对现有的规则感到恼火,并渴望那些我们没有的规则,但无论如何,任何社会、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法国人类学家马赛尔·莫斯提出礼物理论后,影响辐射至各大学术领域,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莫不受其影响。本书在详细梳理莫斯礼物理论的基础上,切入当下江南民俗活动的三个案例,理论探讨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本书旨在完成两项任务:第一,对礼物范式进行梳理;第二,用礼物范式对当下江南民俗活动进行解释。礼物范式的梳理相对完整,但对江南民俗活动的解释只是一次尝试性理解。通过对人开展的各个活动的理解,我们方能理解人本身。
寿神,即寿星、南极老人、南极仙翁,既是人的寿命的象征,也是天子寿命、国运长短的征兆。传统年画中,寿星多为弯背弓腰,笑容可掬,头额隆起,白须白眉,一手龙头拐杖、一手托着仙桃的形象。本书精选一百幅有关寿神的民间图案,通过图案追溯寿神的来历故事,用视觉化的图案和精炼的文字对中国民间的寿神形象进行有趣的呈现,包括南极仙翁、西王母、彭祖、无量寿佛、麻姑、东方朔等,共同讲述中国寿神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书以浙江省档案馆以及温州、台州、舟山、宁波市档案馆的海洋渔业档案为史料基础,结合报刊、方志、文件汇编、文史资料等,从组织与技术两个角度出发,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的海洋渔业集体化问题。具体而言,本书主要探讨了水产经营组织的变化、渔业生产组织的变革、敲?的扩散与应对、机帆船的试验与推广。本书认为,集体化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浙江的海洋渔业秩序,国家力量在海洋渔业领域获得了空前的增长。新中国在海洋渔业领域建立了有别于明清时期与民国时期的财政汲取模式,同时通过持续的财政投入来促进海洋渔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