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高校辅导员政策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从政策视角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著作。 本书基于高校辅导员相关政策发展,从治理视域和政策要素着手,围绕高校辅导员政策的历史脉络、政策设计、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基本内容、主要载体、运行机制、领导体制、质量评估、未来展望十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体现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演变和发展
在大学技术向产业转移的实践中,大学与产业主体间的合作默契缺乏已成为技术转移效率的重要阻滞因素,大学科技成果成功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本书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相关理论,采用网络惯例的新视角,分析了学者在技术转移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大学衍生企业基于学术创生背景向产业网络嵌入的创新发展模式。并借助相关案例,解释了大学技术转移进程中,个体、组织层面要素的“双刃剑”效应,提出了可行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博士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专业博士培养模式的塑造和优化是保证和提高专业博士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本书基于对专业博士培养模式的理念与系统的分析,综合比较了中外专业博士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历程,在对我国专业博士培养模式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我国专业博士教育的路径。
民国时期,为了培养适合乡村社会的师资,乡村师范学校应运而生。一批学者对乡村师范教育进行了理论探索和躬身实践,在师范教育尤其乡村师范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分析了乡村师范学校兴起的国际、国内背景,梳理了民国时期教育学会、中央及地方政府等层面关于乡村师范学校的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说明当时乡村师范学校的办理成效,对乡村师范学校的行政组织、经费来源、校舍、课程、教师聘任、学生管理进行全面的介绍,并以江苏省立栖霞乡村师范学校和山东省立滋阳乡村师范学校为例,考察了乡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上重要日程。本书正是契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需要,关注家校劳动教育实践研究,解析特色班级文化创设下的劳动实施架构,特色文化的引领,融合一线班主任的创生智慧,体现班主任专业素养。内设五大板块,即育人理念、教育故事、带班育人策略、主题班会的设计、特色建班下的劳动教育融合。本书的安排上体现主题式研究,融合班主任综合素养,为一线的班主任能提供教育实效,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共分理论篇、课程篇、教学篇、保障篇和评价篇五个部分, 分别从编程教学的背景和意义、课程设置、教师教学设计、家校互动的角度对低龄段儿童编程思维培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本书以小学语文教材阅读内容进行多元化改革,探寻了适合小学低中年段多元化的阅读内容及小学低中年段多元化阅读的方法策略,建构了小学低中年段多元化阅读的评价机制。通过实践探索,在阅读内容多元化、阅读形式多元化、阅读活动多元化、阅读评价多元化方面总结了良好的策略,使学生的阅读从狭窄面走向宽领域、从浅阅读走向深度阅读,从零碎阅读走向体系化阅读,既顺应时代的需要又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厂度和深度,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书是汇总德阳市衡山路学校校规校纪、管理规定、各级干部职责等的集萃, 反映了衡山路学校规章制度建设方面的成果。该书将学校管理制度收集整理, 将各项制度划分为“学校发展规划”“校级治理机构及职责”“学校中层部门业务制度”“发展性评价制度”四个篇章, 其中包括学校安全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各部门干部、员工职责, 学校绿化管理, 教师、学生评奖评优等各项制度, 这些制度既充满理想, 饱含学校师生为教育探索新路, 体现学校师生“铨德钧物、励志以衡”的使命感; 又很落地, 各项制度的酝酿、讨论、制
本书是针对高考考生如何填报志愿和如何选择“专业+院校”的专业工具书。主要内容包括: “选科报考最新参考”“各分数段可报考院校及专业统计表”“权威政策解读”“科学填报高考志愿指导”等内容。本书对“报得好的标准是什么? ”做了阐述, 给考生提供了高考志愿填报的参考流程、大学报考的取舍之道以及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策略。希望广大考生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结合自己性格特点、生涯规划、学业情况, 参考本书的观点与建议, 参照历年录取数据比对, 做出自己的最佳选择, 真正做到“科学选择专业、用心规划人生”
本书构建了“高校青年教师德性养成的伦理文化环境”框架, 选取青藏地区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 深入样本高校和民族地城文化表征的典型牧区和村落搜集资料, 进行深度访谈、观察和调研, 网罗教师们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德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