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蒙田的三十篇随笔,约占蒙田全部随笔的三分之一。书中,蒙田放弃神学家、哲学家惯用的枯燥晦涩的文笔,面对读者犹如面对亲朋,煮酒烹茶侃侃谈去,充满了人性自由、科学知识的人文思想,为欧洲文学侃出了一种生气勃勃的新形式。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1907年生于索恩-卢瓦尔,2003年逝世于巴黎。布朗肖一生行事低调,中年后不接受采访与摄影,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个法国当代思想界,对法国许多大知识分子和大作家如乔治·巴塔耶、列维纳斯、萨特、福柯、罗兰·巴特、德里达等都影响深远。 目前国内已出版了布朗肖的著作十余种,包括南京大学出版社近年的“布朗肖作品集”,重庆大学出版社的《不可言明的共通体》,商务印书馆的《文学空间》。但由于译介时间较短,
茅盾从译介外国文学开启了他的文学生涯。从 1917 年到 1949 年,茅盾翻译了约30 个国家的 200 余篇文学作品,并撰写了大量评论和介绍文章。茅盾的译介工作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既有侧重点又考虑文学的多样性,把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反思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实践,展现了宽广的文学视野。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实践服务于新文学建设,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史诗的罅漏里》为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王安忆的文学随笔集,为自己喜欢的作品和作家而作。收入作品三十篇。以自身创作和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为主线,分享自己的创作感受和创作思想,讲述与其他作家的文学交集,对作家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评介……从人生经历、文学创作到体悟反思,殷恳扎实,敏锐细致,睿识洞见闪现。展现真诚的文学态度,融入对写作的思索与探究,用平实有深度的文字呈现文学创作的多面,解析当代文学所呈现的一些现象和方向。
《南洋的幻象——拉美西葡文学札记》收录复旦大学中文系邵毅平教授所撰有关拉丁美洲及西班牙、葡萄牙名家名篇文学笔记。包括《活着为了虚构》《六点钟到达的女人》《迷失东京》等。作者从中国视角出发,放眼世界文学版图,研究剖析为中国广大读者熟识的马尔克斯、略萨、科塔萨尔等名作家的文学作品,同时不时引入中国文学名著,以为比较文学的对象和参照的基点。
本书简介:季羡林先生以学者而为散文,自有一种宽舒优雅之气。《夜来香开花的时候》荟萃先生美文,细细品读,体味一代大师为文的隽永与深邃、淳朴与平易。文章本色天然、秀色内含,观人察事视角独特,缱绻美感与深度哲思并存,令人叹服。套系简介:季羡林自选集是季羡林先生在自己全部著作中选出的、面向大众读者的篇目之合集,是季老文章的普及文本。季羡林先生为人可敬,学问专深而文风晓畅朴实,散文优美。本套丛书充分体现了先生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人格之美,适合学界研究者、大众读者
本书收录季羡林先生怀念其一生中重要师友的文章。季先生的生命轨迹,几乎与20世纪同步,他也与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众多标志性人物——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沈从文、老舍、冯友兰等,有着非同寻常的交集。季先生的追忆,汇成一幅20世纪大师群像图。
本书简介:《赋得永久的悔》精选散文数十篇,映现季羡林的生活经历与情感心路,书中不仅有季先生对亲人的思念,对师友的追忆,对童年的回忆,对往昔的述怀,还有内心深处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不论咏物写景,抑或察人观事,先生下笔自有其独到与深刻。读者将在平易而深邃、淳朴而隽永的回忆文字中,感受先生的情真意切,体味其笔下的人间烟火。套系简介:季羡林自选集是季羡林先生在自己全部著作中选出的、面向大众读者的篇目之合集,是季老文章的普及文
本书简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读书·治学·写作》集中了学界泰斗、散文家季羡林在读书、治学、写作方面的干货。季羡林极尽真实、敞亮地与当代年轻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之谈,文字坦荡无藏,丰富实用,读之必受益匪浅。套系简介:季羡林自选集是季羡林先生在自己全部著作中选出的、面向大众读者的篇目之合集,是季老文章的普及文本。季羡林先生为人可敬,学问专深而文风晓畅朴实,散文优美。本套丛书充分体现了先生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人格之美,适合学界研
本书简介:本书是记录季羡林先生百年人生的自传作品。季老从我的童年、十年回顾、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我和书、在病中、我的学术总结、我的人生感悟七个方面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一次彻底总结。季老真诚坦荡,娓娓道来,文字平易亲和。书中亦配有大量珍贵照片,生动呈现先生从私塾孩童到近百岁老人的人生历程。从他记录的风雨人生中,我们亦看到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珍贵留存。套系简介:季羡林自选集是季羡林先生在自己全部著作中选出的、面向大众读者的篇目之合集,是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