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三大篇。第一篇为剪映移动版的使用方法教学,第二篇为剪映专业版的使用教学,第三篇为补充篇,专门介绍剪映的VIP功能。
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大厂纷纷布局AI业务,自主研发大模型,以提升自身的科技竞争力,挖掘AI技术的商业价值。2024年年初,OpenAI发布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引发国内外AI圈的热议。Sora究竟有何特别之处?会为各行各业带来怎样的变化?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阐释Sora的商业逻辑,从Sora概述、技术架构、价值分析、产业生态、战略布局等角度出发,带领读者深入了解Sora的技术原理以及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下篇聚焦Sora的应用场景,从影视、游戏、媒体、文
《短视频基础知识与前期制作:筹备·拍摄·剪辑·案例》一书,针对初学短视频制作的新手,由浅入深,帮助其从了解短视频开始,直到能创作出高质量的短视频作品。全书语言精练,内容翔实,实用性强。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封面前后勒口二维码观看教学视频。本书主要适合短视频制作、运营人员与创业者,以及大中专院校学生等学习参考,既可以作为学员的培训手册,又可以作为学生的辅导教材。
本书系统讲解了基于FFmpeg二次开发视频监控系统,并结合ONVIF和GB/T28181的基础理论及应用,包括使用FFmpeg读取摄像头数据、使用Lib264/Libx265进行视频编码、结合Qt和SDL2进行视频渲染等功能;也包括ONVIF和GB/T28181协议的应用,以及SIP、SOAP等相关协议及开源库的具体应用。全书共11章:系统讲解了FFmpeg二次开发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知识及项目应用、Lib264/Libx265编码流程及应用、ONVIF协议的原理及应用、GB/T
可见光通信技术是世界各国竞相角逐的下一代核心通信技术,具有显著的创新应用价值,应用前景广阔。本书聚焦可见光通信创新实践,分别用基础篇、创意篇、设计篇3个篇章,介绍可见光通信技术基础理论,展现获授权国家专利和不同类型竞赛参赛作品等可见光通信创新实践成果。本书是光通信领域的科普著作,可作为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教材,也可供信息通信领域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校师生阅读参考。
无线紫外光(Ultraviolet,UV)通信是通过大气分子、气溶胶等微粒散射实现非直视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高等优点。本书详细介绍了无线日盲紫外光的散射特性,分析了降雨粒子和烟尘团簇粒子紫外光散射信道特性、无线紫外光信道估计、信道均衡、编码调制技术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线紫外光信道估计技术、大气气溶胶对紫外光散射性能影响和紫外光散射信道非线性最优均衡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将紫外光散射机理应用于反演测量雾霾粒子、探测电力线电晕以及协作无人机编队,研究无线
本书基于作者团队多年教学实践,开发实验以学生为主体,融入5G/6G无线通信应用新场景和基于FPGA的硬件开发元素,填补了传统教材中前沿技术缺失的空白,增加了设计性环节,鼓励学生团队合作,让学生能针对自身对通信中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认识不清的地方定制实验内容、配置实验参数进行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本教材融合5G/6G大背景下的热门通信场景,将前沿技术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设计性实验相结合,极大程度提升了学生对高新技术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复杂理论知识的学习
《Premiere Pro 2022视频编辑实例教程(微课版)》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编写方式,从视频制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软件使用流程为主线、以案例制作为抓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Adobe公司经典非线性编辑软件——中文版Premiere Pro 2022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全书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特点。具体内容包括:熟悉Premiere Pro 2022、采集与管理素材、编辑视频素材、视频过渡、设置运动效果、使用视频特效、使用外
本书面向思科/锐捷设备,以一个真实的企业网搭建项目贯穿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为教学项目准备,通过引入教学项目,引导学生了解课程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二篇为教学项目实施,紧紧围绕引入的教学项目,按照一般网络项目实施的工作流程,从企业总部内网搭建,到企业内外网路由连通,再到企业网络安全控制,直至无线网络配置四大步,分成11个项目,分别为登录与管理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防止二层环路、内外网连接、添加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接入广域网、控制子网间的访问、转换网络地址、建立安全隧道、无线局域网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