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熟时栀子香》是一部肖复兴的散文精选集。本书收录肖复兴五十余篇散文,包括《荔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生命平衡的力量》《白桑葚,紫桑葚》《太阳味道的西红柿》《不时不食》等经典篇目。肖复兴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字里行间充满了抚慰人心的烟火气,读者能从他的文字中读到日常的可贵,平凡生活的不凡,体验到那些隐藏在生活肌理中的细微情感,和那些被忽略的闪光的瞬间。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时节里,当你捧上这本书,就是和肖复兴一起共赏人间好时节,放下焦躁不安,迎来平静喜悦
高才生史梦被借调到小小的福源社区文化站,参与“非遗”咸水歌的宣传推广工作。史梦起初不喜欢这价新工作,但后来却慢慢开始对咸水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和文化站站长陈哲、咸水歌传唱人罗玉盈、新人张新一块儿,投身于咸水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他们齐心协力,让咸水歌的歌声再度响起。
本书是关于“丁玲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的学术研究论文集,其分为五个议题:1.有关丁玲的理论研究,2.丁玲文学作品研究,3.文献资料研究,4.丁玲与女性创作研究,5.相关研究。本论文集收录了丁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多为与会学者和后学们的精心之作,在研究文献、研究论题、研究论证等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与突破,集中体现了丁玲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以回顾其创作历程,弘扬其文学精神,深化其相关学术研究。
本书是以解析、阐释文学现象及文学作品为对象的专著,展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多面性与丰富性。内容涉及当下国内部分重要的作家、诗人及其作品。采取文化批评的方法,从文化与文学审美关联的视角关注新世纪文学的新变化。作者采取不偏不倚、积极鼓励的态度,正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批评心态,在文本细部和宏观视阈穿行,具有特别清晰的选择点和明确的方向性。全书个性鲜明,视野开阔,诗性与学理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平静的学术美丽。
《微型小说的叙述艺术》从当代较有影响的微型小说经典文本出发,结合中国古典文学“言”与“意”、“象”与“境”等传统文艺理论思维,同时汲取西方近年来结构主义、文本细读、叙事诗学等研究方法,对包括微型小说的叙事场域、情感张力、精神意蕴、隐性叙述、形象特质、诗化余韵、叙述美学、叙述哲学等前人较少涉足的理论层面,进行了系统化的观察与梳理,力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微型小说的叙事艺术做出不同于前人的探求与阐述。本书试图从叙述学的学科理论体系,通过对微型小说的艺术特色的文本分析与逻辑建构,初步建立适
本书稿入选了2023年重庆市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是一部适合9-14岁孩子阅读的小长篇奇幻小说。书稿以乡村儿童为视角,结合西南乡村与自然风貌展开。对乡村孩子与农民的心理特征、生活有许多探讨与展现。整个故事以“爱的回归”为主题,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对爱的表达方式进行了多次讨论。故事里,意外失聪的娅娅喝了梅伯伯家的水后变成了一只咕咕兔,她在一片慌乱中匆忙逃走,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百花镇。在艰难的回家路上,她得到了金吉、胡羊大叔、野火与雨娃的帮助,也获得了他们忠诚的友谊,还理解了父母内敛而牢固
宋神宗朝熙宁元丰年间,西京洛阳聚集了一批因反对新法而闲退于此的耆宿大臣,其领袖人物为司马光、文彦博、富弼。他们与此前早已移居于此且抱有相同政治观念的处士邵雍,以及当地耆老和后辈才俊,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稳固的文人群体,自称“洛社”,经常借着效慕唐白居易洛阳九老会的名义进行聚会酬唱,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中,以文彦博发起的耆英会和司马光发起的真率会最为盛大。宋神宗朝洛阳诗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该诗坛中坚力量的司马光和邵雍,也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辉耀于文学与文化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西游记》内涵,并且面向大众读者的通俗读本。本书的核心观点是认为《西游记》的主题乃是“修心”,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过程,也就是修行、修心,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得到升华的过程。书名所谓“问道”,并非指宗教意义上的道,而是生活之道、人生之道、成长之道。围绕着“修心”这一主题,本书对《西游记》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独特的解读,以五十个提问为引领展开阐述,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在轻松愉快中感悟人生和成长的道理。本书观点独特,解读新颖,用语流行化,文字易读易懂,内容积极向上。
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不仅有精巧的语言艺术、华美的叙事文本,更有伦理的审美表达、历史的叙事症候、思想的哲理探索。有别于17、18世纪的启蒙和19世纪的全面辉煌,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谱系,呈现出演变的多样性、复杂性:(1)在思想谱系层面,20世纪俄罗斯文学先后经历多重话语,在美学思想和文学体制方面发生重大演变。(2)在小说谱系层面,20世纪俄罗斯小说致力于维护人道主义与审美诗意,密切关注个体意识与社会现实,形成多种文学潮流并存的多元图谱。(3)在诗歌谱系层面,20世纪俄罗斯诗歌以“人的发现”
本书分小说部分、散文部分、诗歌部分、戏剧部分四大版块,精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近百篇,除呈现经典版本作品原文(篇幅小的全文收录,长篇节选关键章节)外,附以颇具启发性的阅读提示,给出拓展性阅读书(篇)目、参考书(篇)目,使阅读者通过对名著、经典的阅读、欣赏,将外在的作品中的文学因素内化为阅读者自己的主体感受,具体触摸、学习现当代文学的历史,有兴趣的还可以按图索骥,进一步打开学术视野,深入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