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近十年来埋头浸淫红学研究所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的一次梳理。本稿为红学领域的“靖藏本辨伪”专题研究论文。自1964年俞平伯收到毛国瑶第一封信开始,靖藏本在红学研究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者认为,靖藏本“伪作”一说虽然前人早有主张,但未有详细展开,因而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红学资料不断发掘,同时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也为学术研究带来了新的工具和方法,在新的研究环境下,本文详尽地揭示了其作伪的来龙去脉,并在此基础上重审脂畸关系。
小说在文学文类的等级秩序中居于中心地位,然而在中国文学的语境中,小说地位的上升也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地位转化,有赖于晚清与五四两代学人的大力倡导与推进。现代中国小说史学的兴起,其价值不限于文学史和学术史,还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史现象。基于此,本书以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小说史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以鲁迅与胡适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将二人视为中国小说史学开创期的“关键人物”。既可以勾连中国小说史学创立期的诸多人物事件,又可涉及著述、交游、教育、出版等促成现代中国小说史学之兴起的关键因素,丰富对中国小说
本书收录陶渊明全部存世诗文辞赋作品,以毛氏汲古阁藏宋刻《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宋元诸本及总集、类书。笺注重于史实、本事、名物、地理、人物,并单列“析义”一项,于诗文作意,发隐抉微,为陶集注本中集成之作。书后并附诔传序跋、历代和陶诗及年谱简编、作品系年。本书面市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然初版至今已近二十年,编校方面确有提升之必要。
本书分为“村之恋”“亲之恋”“书之恋”“棋之恋”“教之恋”“儒之恋”六章,体现了作者对故乡、亲人、书籍、休闲爱好、礼仪交际等方面的多年体悟。作者在书稿中联系从小的生活环境、生长经历,借由所见所闻阐发情感心得,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有对文学典籍的独到见解,有对个人小爱的细致描写,也有对家国情怀的由衷感悟。
本书分为“少年稚笔”“天真之梦”“依心信笔”“此生相惜”“何以抚心”“率真为道”“王者时间”“永怀希望”八辑。具体内容包括:遭遇青春;稚笔(组诗);十五岁记;少女;年轻的日子(组诗);友;秘密等。
本书分为送我回家的是一个异乡人、你需要领受一切离别、误人世界三辑。具体内容包括:我们相爱;认乡;初见;途外;静夜思;回乡关灯睡觉;天亮后,送母亲去地铁站;爷爷;故人;似水流年;有时候等。
本书分为“挖掘机”“大山的舌头”“也是茶”“为乌鸦辩解””弹奏者”“追寻”“把内视镜探入声音内部”“再说吻”“一粒谷种”九辑,具体内容包括:搅拌机;挖掘机;大山的舌头;大脑内外;爬台州布袋山;与诗友一起沐浴;独立;也是茶;清晨等。
《梅子熟时栀子香》是一部肖复兴的散文精选集。本书收录肖复兴五十余篇散文,包括《荔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生命平衡的力量》《白桑葚,紫桑葚》《太阳味道的西红柿》《不时不食》等经典篇目。肖复兴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字里行间充满了抚慰人心的烟火气,读者能从他的文字中读到日常的可贵,平凡生活的不凡,体验到那些隐藏在生活肌理中的细微情感,和那些被忽略的闪光的瞬间。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时节里,当你捧上这本书,就是和肖复兴一起共赏人间好时节,放下焦躁不安,迎来平静喜悦
高才生史梦被借调到小小的福源社区文化站,参与“非遗”咸水歌的宣传推广工作。史梦起初不喜欢这价新工作,但后来却慢慢开始对咸水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和文化站站长陈哲、咸水歌传唱人罗玉盈、新人张新一块儿,投身于咸水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他们齐心协力,让咸水歌的歌声再度响起。
本书是关于“丁玲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的学术研究论文集,其分为五个议题:1.有关丁玲的理论研究,2.丁玲文学作品研究,3.文献资料研究,4.丁玲与女性创作研究,5.相关研究。本论文集收录了丁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多为与会学者和后学们的精心之作,在研究文献、研究论题、研究论证等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与突破,集中体现了丁玲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以回顾其创作历程,弘扬其文学精神,深化其相关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