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呈现了与经典的笛卡尔心智观相对应的一种全新的心智观,其并未将一切认知活动都框定在颅腔之内。罗兰兹相信,这种全新的心智观将奠定所谓“新认知科学”的基础,它强调心理过程的具身(非神经的身体结构与过程参与构成了心理过程)、嵌入(心理过程在特定环境中运行)、生成(行动是心理过程的构成成分)和延展(外部事物参与构成了心理过程)色彩,其脉络可追溯至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和梅洛-庞蒂等现象学家的观念之中。
雅克·拉康可以说是自弗洛伊德以来最具独创性与影响力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他的思想不仅彻底变革了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而且还在电影研究、文学批评、女性主义理论与哲学等不同领域中继续发挥着主要影响。拉康的作品以其复杂性与特异性风格而闻名,对于受其影响的各个学科而言,本书的阅读价值都是无可估量的。本书针对超过200个拉康的术语提供了详细的定义,既关注拉康如何使用那些常见的精神分析术语,又聚焦他自己的术语学如何经由其教学的不同阶段而发展起来。本书还详尽论述了拉康思想在历史上与制度上的背景,每一个主要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人格概念、特点、经典测验理论视角下的人格测验编制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项目反应理论的基本概念、假设及以其为基础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第三章主要介绍了项目反应理论在人格测量领域中的运用研究;第四章介绍了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在人格测量中的运用研究;第五章选取了特质焦虑量表,以大学生为被试,编制成基于累积反应模型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第六章针对遵循展开反应机制下的反应数据单维性检验进行研究;第七章对基于广义等级展开模型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设计进行研究;第八章以大学
动机式访谈(MI)是一种合作性、引导式的谈话风格,旨在加强一个人自己(内部)的改变动机与决心。已被证明MI是促进当事人积极行为改变的一种一线的、循证且有效的干预方法,并愈发广泛地应用在物质使用、心理健康、初级保健及专科医疗等领域。 认知行为疗法(CBT)聚焦于改变适应不良的想法与行为,其一些方法不但是应用最广泛的循证治疗成分,而且这些成分的共性也体现在针对各种障碍的干预中,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等。 鉴于CBT需要在会谈中做练习,还要完成会谈以外的“家庭作业”,这些方
人为什么生气?如果眼前的人生气了怎么办?抑制愤怒的方法是?运用脑科学控制愤怒!煽动驾驶、DV,或者对车站工作人员和店员的暴力等,生气的人引起的事例不绝于耳。生气是人的本能,生气本身就不坏。但是现状是无法抑制愤怒的人似乎在增加。《脑科学教你合理制怒》一书,介绍了愤怒情绪的正体和抑制法,以及对发怒的人的处理方法。
本书内容包括:那些有成就的人,个个都是自控大师、情绪不失控,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从重度焦虑症到自控达人的距离有多远、减负前行,做自己的心理压力调节师、克服畏难情绪,直面困难才能搞定困难、约束注意力,获得专注的力量、更新自我,和坏习惯说再见、不攀比不嫉妒,找到真正的自己、走出完美主义的恐慌,破除内心的神秘魔咒、自暴自弃要不得,懂得接纳和拥抱自己。
本书包含20种循证技术,形成了针对忧虑、抑郁、愤怒、拖延、完美主义、强迫思维等普遍心理问题的实用治疗方案。书中每个治疗方案都有明确的、易于遵循的步骤。主要内容包括:制订自己的治疗计划;发现自己的自动化思维等。
本书以50多张代表人类情感的照片为插图,带我们踏上一段科学发现、个人叙事和东方哲学的旅程。作者发现,积极的情绪是人性的核心,它塑造着我们的日常行为它们可能是理解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生活的关键。作者指出,幸福的秘密在于“仁率”,也就是生活中善与恶的平衡,由此阐明了怎样才能在积极情感的丰富版图上找到幸福。
为什么有人身处困境也能从容应对,有人却全面溃败,不知如何收拾?为什么有人仅靠直觉就能高效决策,有人却耗时耗力地分析了无数后还是自感无从判断?为什么有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人却受冲动的摆布?决定这些不同的就是我们的情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如何学会运用“情绪价值”。本书作者吉尔·海森作为情绪指导专家研究了多年的情商,这是她探讨情绪的一本重要著作。一方面,本书能帮助我们认识情绪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使我们觉察并了解自己的情绪,更准确地掌握自己的决定、想法和行动;另一方面,本书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
本书以青少年学生面对的学业压力包括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人际交往压力以及亲子关系压力等为切入点,结合互联网时代以及疫情等新的影响因素的特点,以理论加案例的形式,一一进行剖析。将SMART压力管理方法本土化,提供具有良好操作性的压力情绪管理方法,以帮助青少年系统、科学地学习。给家长和老师提供良好的建议,通过各方面的配合,帮助青少年积极应对压力,能平衡生活与学习,且保持良好的睡眠,促进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