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湖畔》是一部以鄱阳湖畔老百姓自发起来抗击日寇侵略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重点刻划出主人公王锦原、王锦幺、王锦云兄弟们为主的地方抗日英雄群像,讲述鄱阳湖畔地方武装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巧妙地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地方游击武装不断发展壮大,屡屡对日本侵略者给予沉重打击并最终取得胜利的伟大历程。小说以王锦原众兄弟和一帮底层农民怀着家仇国恨,不怕牺牲,先后毅然走上抗击日寇的革命道路为主轴线,内容丰富,曲折离奇,跌宕起伏……作者在记录人物命运的同时,还讲述了主
《体察师的日子》是一部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天州的地方。主人公叫丁西,一个三轮车夫。丁西的父亲是一位资深的老革命,为了响应上级要求精减干部的号召,他主动辞职回家当农民。半个多世纪过去,现在老了,住院了,丁西骑三轮车,丁西的老婆开小酒店,勉强供应他一个人的医治费用……小说人物鲜活,故事别开生面:丁西是小市民,好面子,认识肤浅,贪图小便宜,但由于父亲的熏陶,自己的经历,丁西生性善良、坚韧、勤劳、有良知,为贫穷的人们两肋插刀。小说写人性、人生和人世,写人
《青春岁月》是作者陈金玲最新创作的诗歌选集,精选了一百余首诗歌汇集成书。这些诗歌或表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或书写生活感触,或表达人生感悟,或描写旅行见闻,或表达对青春的追忆等,以现代诗的表达形式抒发个人情感,这些诗歌都是作者已经历的岁月中的温情与美好,反映了作者的真实情感与生活经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能激发作者创作的灵感与激情。诗歌语言简洁精炼,诗风清新自然,质朴大方,情感丰富,积极向上,富有意境。
这是一部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合集。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现代诗歌,抒发了作者的家国情怀、亲情友谊,用优美的诗歌语言,诉说了人生哲理,用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了时代英雄,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描写了绿水青山、塞外草原的壮美景色,以饱满的浓墨重彩渲染了改革开放农村牧区的崭新画卷。第二部分为散文,为纪录新时代华夏儿女的奋斗历程,树立典型榜样,弘扬爱国主义,讴歌奋斗精神,编者历时经年,精心编纂了这本具有爱囯主义题材内容,精选出“百位新时代奋斗模范”和“百件新时代精品力作”。本书是作者呕心沥血的一部著作
本书是实力小说家陈斌先的一部中篇小说集。全书共收入十个中篇小说,风格迥异,题材广泛,从日常生活切入,全方位反映新时代农村生活的巨大历史变迁,特别是农村广阔天地里新农民的精神蜕变与农民进城上楼之后的精神安放与寄托之间的落差与比较,包括现代生活中人们精神新的理念与追求等方面的探索,从形而上和形而下、传统和现代诸多方面,全景式地展现人性深处崇高、卑微、追逐、内省、救赎,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十部小说在各大纯文学刊物公开发表后,引起了中国文坛的一定关注,有着较高的可读性以及艺术审美性。
在《奥匈帝国命运三部曲》的第三卷也是最终卷中,继续上演着两位特兰西瓦尼亚贵族表兄弟那截然不同的命运。巴林特对阿德里安娜那甜蜜又痛苦的爱情,永远也无法再有结果;而他犯了致命错误的表弟拉斯洛·耶若菲,最终死于贫困潦倒和自我放弃。作者班菲伯爵的笔触沉重之中带着一丝诙谐幽默,苦乐参半地怀念着那个因匈牙利政客们的愚蠢而失去的家园。而在国际局势上,黑山境内事态发展迅速严峻,德国与奥匈帝国显然已被英法俄围困,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被刺,所有这些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匈牙利青年奔赴战场走向死亡,而他们曾经伟大
书稿为张佳玮最新散文作品。张佳玮擅长写“吃”,出版过多本以“吃”为主题的随笔集,《尝一口人间烟火》《孤独的人都要吃饱》《无非求碗热汤喝》,很受欢迎。书稿讲述生活经历中的种种“吃”,以及在上海、重庆、安徽、云南等地的关于“吃”的回忆。张佳玮擅长在细碎、庸常的生活细节中,发现人间的温情和趣味,“吃”的背后,是作者对情感、友谊、岁月的理解。 书稿40余篇,15万字。 样稿见附件。
该选题为2024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宣传部扶持十部作品之一。《望山小语》由作者新近创作的90首(组)风格各异的现代汉语诗歌组成。所录诗歌总体上书写民族传统文化、群众生产生活、人文地理等方面的闪光点和独特细节,或写景状物,或抒发情感,或针砭时弊,从不同视角表达个体审美和感受,传递了作者对故土的眷念之情,以及面对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而自觉发出的对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忧患意识。立意新颖,语言精炼而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作诗与造句》为鲁迅文学奖得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唐诗鉴赏辞典主撰稿人周啸天先生谈论诗词创作之作。“诗始于喜悦,止于智慧。”周啸天在书中广采中西方文艺理论,兼谈古诗与当代新诗,以诗心和佛心来联结诗歌的审美,视域宽广,对各篇诗作品评精当独到,其间既有理论,如谈论诗词创作的题材、意象、比兴、联想、结构、章法、角度、风调等,又有作者本身及其他诗人的亲身创作体验和经验,还不乏审美熏陶和教育。因而读来颇感诗词创作有法可循,有径可走,极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