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中的现代人文风景
一部力摒浮华的现实主义长篇力作。小说主要坐标皖东南小村庄梅园,通过对富有烟火味的世俗寻常生活的描摹,生动地展现城镇化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面貌,尤其凸显年轻一代同老一辈在价值观、婚姻观等方面的不同取向;通过对富有人生况味的人事的叙写,关注世俗社会人生,思量人生的苦乐、得失、成败、爱恨与生死……
本书由全球化浪潮中的地方性审美潮流、市井诗学之两翼:城市与地方性、新时期以来的市井小说审美嬗变、津味小说与城市文化、天津作家作品解析五个主要部分构成。书中对地方性审美与市井文学的理论思考、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以及具体案例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究,对津味小说鲜明的市井特征和地方色彩呈现出的微观意义加以详细研究,指出津味小说生动诠释了地方性所能穿透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厚度,成为市井诗学地方性理论的最佳注释。
本书收录了《花开法源寺》《广渠门外》《四月的追忆》《黄河三记》《往事拾零》等散文作品,主要内容包括北京地域文化,文学随笔,国外文艺笔记等。
青年作家张玲玲的中短篇小说集。在这本书中,张玲玲既继续保有纯柔的女性特质,又勇敢涉及多种题材,带有南方独有的湿润气息。小说完成度高,构思细腻,展现其作为上升期青年作家的蓬勃潜质。其中,《夜樱》首发《小说界》(2021.1),讲述女孩爱上了镇诊所医生,长途跋涉来见他,但却决定与之告别,获选《思南文学选刊》《小说选刊》及《2021中国女性文选》。《四季歌》首发《作家》(2022.1),讲述三位建筑师间的情感纠葛,造就误会与别离的心灵隔膜似浅实深。《奥德赛之妻》首发《钟山》(2022.4),讲
《乐土,乐土!》是90后上海本土作家三三的同名小说集,包含《以弗所乐土》《开罗紫玫瑰》《尼尼微神迹》《晚春》《无双》《巴黎来客》《黑暗中的龙马》《即兴喜剧》8篇短篇小说,集合了作者近两年的创作新峰,其中《开罗紫玫瑰》首发《收获》青年作家小说专辑(2020.5),《晚春》首发《人民文学》(2021.7)。作者的创作风格轻盈、洁净、天真、包容,各篇小说主题、风格存在一定差异性,或写细微的恐怖,或写人性温情,或写世界上的种种规律,或只是讲好讲透一个故事,无不体现当代青年对世界的观察,文字鲜活,想象灵动
本书作者不知春将老,阅文集团签约作家,曾获“第四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玉堂留故》讲述当代都市新型养老院的守望相助故事。从年轻院长助理的视角,勾连起几位老人的夕阳红故事。在养老院这个小社会里,几位背景迥异的老人之间却产生出深厚的情谊,彼此守望相助,点亮他们内心的那束光正是来自年轻的柳程程,而他们对生活的执着也反过来影响了年轻人的抉择,生命正是这般此消彼长传承延续在人生的最后一程。
本书探讨了婚姻、生产、育儿等话题, 作者从多个视角, 分析亲子、夫妻关系。作者从妈妈的视角, 观察自己与女儿的关系; 从女儿的视角, 分析自己与母亲的关系; 从局外人的视角, 解读朋友及读者的婚姻家庭关系。从自己孕育、育儿的一系列经历中, 从各个家庭的日常琐事中, 作者收获了许多感悟, 并将这些感悟归纳为“在孩子到来之前”“生育是一场值得的冒险”“孩子, 妈妈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孩子的爸爸至关重要”“当你和家中的老人一起带大孩子时”“自我疗愈, 和孩子一起成长”六个部分, 以引导女性
本书内容讲述: 当埃米的父母于2006年离婚时, 她母亲的精神疾病和囤积癖好意味着他们住在一个堆满垃圾的房子里。在度过了一个不幸的童年之后, 埃米成了一个需要服用药物的青少年, 被送进精神医疗中心和寄养家庭。当医生建议她考虑上大学时, 她开始寻找摆脱绝望处境的方法。她在一个封闭的治疗中心为入学考试学习, 在寄养中心上了第一堂大学水平的课, 在获得寄宿学校的奖学金后, 她无家可归, 睡在车里。在为自己的机会之窗奋斗了多年后, 艾米被哈佛录取, 并陆续在谷歌和 Facebook 担任软件工
书信是陈思和进行文学评论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是他“在开始从事文学评论工作之时就有意实践的”。本书所选陈思和的信件内容集中于人物传记、小说、散文、戏剧影视等多种文学形式的创作讨论,涉及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诸多重要人物(如蔡元培、郁达夫、巴金等)、重要作家(如王蒙、张炜、张承志等)和重要作品(如王蒙小说、《金牧场》、《古船》《围城》等)。陈思和通过这些信,表达了其对文学创作活动的长期关注,并试图以更为深入和广阔的视角探求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文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