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兵,上海大学教授,创意写作学科领军人物。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会长。小说代表作有《未来战士三部曲》《上海地王》《财道》等。杨亦飞,上海大学文学院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蒙哥在忽里台大会上被立为新汗,不久开始兵分多路进攻大宋。贾似道、吕文德、吕文焕等人,靠着余玠在合州建立起的防御体系,挫败蒙古军的锋锐并将蒙哥击毙在合州城下,大宋帝国迎来了难得的数年安宁。贾似道回朝后,对权力渴望日增,与吕文德等人结党,宋廷几乎成了贾似道的掌中之物。本卷从人物活动的政治、军事、经济等维度,揭示了大宋帝国衰
本书是著名文艺评论家李云雷的第一部中篇小说集。全书共收入六部中篇小说,小说从日常生活切入,字里行间真情荡漾,貌似平淡无奇的日子在作家笔下娓娓道来,妙趣横生:浓郁的亲情,细致的观察,入骨入心的叙述,跌宕起伏的小说细节引人入胜,故事背后辐射出来的真善美,读来令人动容。作家是资深评论家,对生活的解构与文字重塑的过程中展示了强大的写实能力。前五部小说主要描述童年生活与乡村记忆,最后一部《无止境的游戏》交叉引用《西游记》与《金瓶梅》,在先锋形式下展现了作者超强的想象力,也写出了一个青年面对世界的
《闻物知命》是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五十五万字。故事讲述了薄氏家族四代 古玩收藏人的创业史,从民国时期写到当下。四代人与民间文物的命运紧密相连, 见证着民间古玩的历史命运,更见证着中国古玩市场从无到有,由简单纯粹到鱼龙 混杂,由一度狂热到眼下寂落的今夕变化,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古玩圈秘闻逸事。故 事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心理刻画细腻,角色塑造饱满立体,时间跨度长达百年,通过 描写一个家族四代人的人生历程,侧面展现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凸显 了近百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
本书是一本诗集,收录了古典诗词六百余首、自由诗近百首。诗词主要歌咏人品修养、自然山水风光;上承唐诗宋词之风格,下接世俗人间百态。诗之格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及非格律诗词。其中以格律诗为主,形式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言绝句及少量的宋之格律词调。格律诗有《读史》《火炬》《朝霞似火》《云裳》《天净沙?紫色花朵》《回首当年相爱》《垂钓》等,自由诗有《千年紫藤》《英雄》《秋晨》《煤层》《巡航》《暴雨欲来》《秋雨》《寒舍》《红梅》《善》《登高》《天妒英才》《秋日银杏》《追寻》《醉》等。诗歌以强烈的
乔治·摩尔是 20 世纪初与英国唯美主义文学思潮一起到达中国的爱尔兰作家,在中外文学交流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他不仅在文学上大有成就,在艺术领域也观点独到,本书是他文学观、艺术观的“宣言”,以谈话录和散文的形式写就。在书中,他与不同的来访者畅谈文学观点、深入讨论名作内容情节、交流创作思想,对理解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具有启发价值,对文学创作具有醍醐灌顶的指导意义。同时,摩尔在本书中对艺术也津津乐道,他回忆与诸多画家的交往经历,对艺术的观点新颖独到且幽默感十足。
本书是一本周啸天教授所著的南宋晚期、元、明、清以及近代时期诗词曲作品的赏析读本。包含陈亮、姜夔、吴文英、朱熹、林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黄遵宪、曾国藩、梁启超、秋瑾等人的脍炙人口的作品近400首。周教授的鉴赏文章,既一语破的,文字又简净明快,绝不拖沓,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其对于诗歌本质的深刻把握,以及形象生动的阐述,使读者得以在这些诗词作品中感受到历代文学风貌的变迁。本书为我社2018年出版作品更名修订再版。
本书是周啸天教授所著的宋代时期诗词作品的赏析读本。诗词鉴赏字字关情,情真意浓,唯有如此,才能具有深刻魅力的美感。而对诗词的赏析则要有切身的“感受”,必须进一步“琢磨人生”,要深入地体验人生,细致地分析人生、研究人生,才会具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见解。本书即是作者深厚的知识积累和独到的人生体会的结晶,从“杨柳岸,晓风残月”到“大江东去浪淘尽”,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带领读者感悟宋代诗词中的儿女情长与家国情怀。本书为我社2018年出版作品更名修
本书是一本周啸天教授所著的中唐时期诗歌的赏析读本。作者知识渊博,见识深广,他读诗,不是只读眼前的一首诗,而是联系古今,贯通东西,引读者领略人类共同的情感和命运他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引用自然而流畅,读者于字里行间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横溢的才气,读来颇感畅快。全书从岑参的“悲壮奇丽”、韩孟的“奇崛险怪”到白居易的“雅俗共赏”“言人之所未言”“歌诗合为事而作”,看中唐诗人如何“不平则鸣,笔补造化”和写实通俗。本书为我社2018年出版作品更名修订再版。
本书是一部研究清代学术思潮与小说评点之关系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三部分:绪论、正文、余论。 绪论主要分析评述了清代的小说评点,特别是清代的小说评点与学术思潮之关系问题的研究现状。正文部分共五章:第一章廓清了关于“评点”、清代学术思潮的一些基本问题,论证了清代学术思潮与小说评点之间紧密联系的必然性;第二章论述了清代经世致用之学的嬗变过程,及其对小说评点所产生的影响;第三章论述了清代理学的嬗变过程,及其理学思潮与小说评点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论述了清代考据学的嬗变过程,及其考据学风对小说评点的具体
这部散文集的作者是名从军35年的老兵,长期在部队师团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后来调大军区政治部工作。他的笔墨着重聚焦他初入军营时的闽南漳州光明山,将山下连队生活中的一些难忘场景,以纪实的手法,带读者重回金戈铁马、激情澎湃的军旅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