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博物”与“想象”的角度研究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从笔记小说中西域的神异景象、南方地理风物的书写、异度空间的想象、博物倾向的转型等几个方面,探讨汉魏六朝笔记小说的整体特点,总结此期小说的博物倾向及产生原因。文献上以《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为主,同时参考《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以及此期重要作家之别集和史传文学等。研究思路上,分地域展开,将不同地域的风物习俗融汇其中,考察此期笔记小说呈现出的博物学视野以及文人的想象力
本书内容包括:众所周知,隐热、孝尽、婚纱44、幸福饼干耳朵、屋顶见、永远77码、宝妮、离婚甩卖、伊玛与沙。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饲蚁记》《听风记》《下一页》《自画像》《中年》《入厨记》《画家》《半山听雨》《草稿纸》《小叶紫檀手串》《画羊》《猜》《玻璃杯上的花朵》《山中》《冰花》《一匹马》等。
我国与R国联合办案捣毁了他们的总部,并抓捕了其首脑顾雁枫,然而有神秘网络高手挑战柳至秦,花崇认为“银河”并未铲除,还在作案,且远远不止已知的罪行。于是以柳至秦为中心的网络追踪开启,但警方一直晚一步,被“银河”欠着鼻子走。在一起起科研人员失踪案中,队长花崇带领队员们一步步靠近“银河”中心,却意外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银河”首脑顾允醉设下的圈套,他的目的是利用警方捣毁“银河”组织。是敌是友,意味深长。花崇与顾允醉的终极PK拉开帷幕,拭目以待。
本书分和太阳对视、独饮者、人间消隐几部分,内容包括:和寂寞的词语对视;和某一颗星星对视;和某一盏路灯对视;和太阳对视(九章);和一支笔对视(组诗);和一把菜刀对视(组诗);和一把口琴对视等。
柳宗宣的一部散文集, 精选了作者十余年间创作的十几篇散文。本书的内容, 主要是作者对人生的回望: 他年轻时在江汉平原任教; 后来只身北上, 在北京做编辑; 人到中年, 落叶归根, 又回到了武汉, 任职于一所大学; 退休之后, 则隐居于武汉周边的山林。对人生经历的叙述中, 可见作者对文字的珍视、文学理想的矢志不渝, 以及一直以来的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作者在行走之中, 不断与人和事建立联系, 产生感情, 每至一处, 都以饱满的热情, 积极生活, 投注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让这些文章体现了一种真
本书收录诗人梁彬近些年来创作的诗歌近100首,采用现代诗的创作方式,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梁彬开始现代诗歌创作仅有四五年,在此之前其一直进行着古体诗词创作。诗人似乎可以在两者之间来去自如,足见他有着深厚的传统诗词底蕴和进入现代汉诗的灵气和悟性。梁彬的本职工作是校长,他的理性、纯粹、正统的审美情趣,使得他的诗歌语言干净、节制,富有哲理性,兼具画面感。诗人长于将诗性的语言置放于情感的冷峻、悲伤之上,他的诗释放出征服的勇气和人性的悲悯。本书所选诗歌融抒情、叙事、哲思于一体,将现实生活注入日常
本书是由三十余篇各自独立成篇的报告文学作品组成,主要内容是记录阿坝州十三个县最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如,书里呈现了刺绣传承人班润美的故事,讲述了她对刺绣的热爱和为之付出的努力,并最终成为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剪纸传承者韩龙康与侯崇贵,从对剪纸的喜欢到希望把这项艺术传承下去并为之奋斗的故事;还有非遗项目南坪曲子代表性传承人黄德成对曲子的钟爱等。
本书集结了作者高长安近年来在媒体刊发的130余篇新闻作品。全书分为人物篇、观点篇讯、专访等形式,以小故事反映大变化、小视角折射大时代,点滴记录河北省乃至全国的专家观点声音、社会人文进步等,同时也体现了一名媒体记者的观察和思考,洋溢着一位为广大读者普及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
短篇小说集。本书共收录《伊犁之夜》《壹次心》《9号门》《月亮眼》等15个短篇小说,作品紧扣时代,题材大多以爱情、婚姻、生活为主,讲述了平凡人的生活遭遇,较为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在现实中的嬗变。写作技法采用了现代小说的一些笔法,故事套故事,可读性较强。在该部短篇集中,读者既能找到自己的精神身影,又能感同身受于光怪陆离的人间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