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散文诗,虽然只有短短的20年,但经历的变革、发生的变化、面临的挑战都是少有的。面对开创新局面的迫切性,新世纪散文诗有许多新现象值得关注和研究。 本书承担的使命即站在文化建设的高度,梳理全国重要散文诗作家的写作历史、特色,为深入研讨新世纪文学发展提供文本。 散文诗是新诗的一体,其要做大做强,必须在“诗”这个核心上下功夫。而在以往的一段时间里,散文诗的这种规定性是被疏忽的。 本书将精选100位代表性作家的经典作整理入册。特色体现在如下三方面:一是强化“诗”的内质与鲜活话语以及在
本书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恒夫、宁夏师范学院副教授刘衍青主编。在中国皮影木偶戏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背景下,如何将它们保护起来、传承下去并使其不永逝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金一潇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机械工程学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商学院管理学硕士,水问中西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本书精选并翻译了100首英文古典诗,包括雪莱、济慈、莎士比亚等的作品,译文在尊重原诗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通俗、通顺,同时又兼具古典诗的韵味,读来颇有美感。本书适合小学及以上水平的读者阅读,能够有效帮助读者提高对诗歌语言特色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和英语语感,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熊的铺路石》《沙贩路过》《在古堡》。
一部私密、真挚、动人的个人生活记录。作者利维以女性视角回应乔治·奥威尔《我为什么写作》,将个人历史、性别政治、哲学与文学等融为一体,讲述:她在南非因父亲遭祸而失去语言能力的童年;她青少年时期在英国的廉价餐厅里与建筑工人和巴士司机相处,逐渐成长为作家;她五十岁婚姻破裂,临时起意去往西班牙马略卡岛,回望此前的人生。作为一个既要写作又要兼顾生存的女人和母亲,利维一生都在努力平衡女性、母亲、写作者的三重身份,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面对生活时的无奈、困惑与愤怒——正是因为“我不想知道的事”,因为那些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年级两代人》《我们是包分配的》《会读书与会养猪》《放假回去当农民》《我们的文学情结》《专业、职业与事业》《我心中的重点大学》《有选择就有未来》《不幸身世》等。
女性是生命的缔造者,自身又何尝不是生命的奇迹。殷商时代的女性有着怎样的经历和地位?历史并没有告诉我们很多,但是可以从甲骨文中得到一些线索……
本书共分9个章节, 如“在两片草原上”“在广阔的天地里”“在故乡的怀抱中”“在巴丹吉林南缘”等, 可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故乡阿拉善的热爱、对工作和事业的兢兢业业。“你知道骆驼怎么跑吗? 骆驼的速度不如骏马快, 但步伐最坚定、耐力最持久。我从驼乡来, 一直在奋斗的路上竭力奔跑。”本书是其真实自我、真挚情感和真诚坚守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