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法赞美的”,书名取自作者的一首小诗。诗落脚于赞美,而最初的触发点是日常所遇的一些“无”,包括个人情感和坚硬世界中的无名、无形、无解、无力。书分四辑,涉及了一些无法赞美者,以及一些内心深处的赞美和必要的审视。辑一,为诗小说与散文诗。辑二,是古今诗思的交汇。辑三包括信件,包括校园刊物和民刊的序言,包括关于画家、诗人、小说家、电影导演、摇滚歌星、异类人物的文字:注目于生命力和创造力,注目于真相之严酷和自由之漫漶。辑四是不同时期对诗歌的一些思考。
这部特里·伊格尔顿的最新作品逐一回顾了五位文学批评家——T.S.艾略特、I.A.理查兹、威廉·燕卜荪、F.R.利维斯、雷蒙德·威廉斯——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于文学批评领域做出的种种关键推进。这五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批评家在充满变革与重生的二十世纪汇聚剑桥,使传统的文学批评焕然一新,担负起对社会现状的道德责任。无论以经历、影响力,还是以对文学与文化批评的贡献而言,伊格尔顿都无疑是向今天的读者重新介绍这段曾深刻影响他的辉煌时代的最佳人选。
《山海经》见证了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它里面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直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这些神话传说滋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子孙的心灵,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书是以《山海经》为源泉全新创作的长篇神话小说。《通天神》展示了涿鹿大战的恢弘场面,表现出天帝及诸神在面对强敌和困难时的坚定意志和勇气,他们以英勇顽强和奋力作战的精神,最终取得了胜利。《通天神》从战争及战争以外的多个方面刻画了天帝及众神多层面的神性与人性。
本书延续了他“追随三部曲”的主人公路小路, 故事也依旧发生在戴城的化工厂, 作者用他驾轻就熟的调侃和嘲讽, 追忆了十七岁的时光中有过的人物和故事。小说生动准确地再现了十七岁特有的迷茫和别离, 并用忽然的伤感来体贴那特有的成长。
《奇境幻影》是尼古拉斯o布莱克的第六部"奈杰尔o斯特雷奇威系列小说"。偌大的奇境度假营内,游客们正惬意享受悠闲假期,不料恶作剧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幕后黑手自称"疯帽子"。当"疯帽子"的恶意之举逐步升级,进而威胁到大家的生命安全时,奇境经营者请来了神探奈杰尔。他能否在游客如梭的营地中揪出"疯帽子",还原其真实身份,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读者紧张的心时时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飞舞,直至看完全书的最后一页。 知名评论家评论说,阅读《奇境幻影》这本小说的乐趣,不仅仅在于解开谜题,还有引人入
《暗夜无声》是尼古拉斯·布莱克的第十一部"奈杰尔·斯特雷奇威系列小说"。该书被《纽约客》杂志评为"将悬疑片的标准至少提高了一个半档次"; 《曼彻斯特每日快讯》点评作者尼古拉斯·布莱克,"不管写什么都特色鲜明";尼尔·奈伦也评价布莱克说,"他最感兴趣的不是谜题,也不是外在线索,而是人的思想"。本书讲述冷战时期苏联代表团访英期间,少年伯特在公园湖边玩着心爱的快艇模型,一个满身血污的男人却往模型里塞了一张神秘的纸条。纸条给少年带来满腹疑惑的同时,也带来了穷凶极恶的追踪者……误打误撞的"神探"
日籍侍酒师新海广明,事业正值巅峰期。一场大病,失去味觉嗅觉,为了保住餐厅酒水总监的职位,他选择隐瞒病情,但秘密终被发现,新海广明选择离开东京,来到意大利的一个渔村避世。卡尔的祖祖辈辈都是意大利渔民,他长大后成为远洋货轮船长。一次长航后回到家与妻子、孩子团聚,但由于疏忽,孩子在他眼前遭遇车祸。卡尔最终拿起祖传的渔网下海。众叛亲离的法国酒庄庄主尼科,罹患骨癌时日无多,本想在环球航行中终结生命,却意外救起遭遇沉船事故的卡尔和前来帮忙却也身陷险境的新海广明。三个男人上岸后,在即将倒闭的小酒馆里互诉衷肠,
本书是一部关于北京大学燕园记忆与历史的散文集,共分梦怀先辈、梦念师友、梦回故园三部分。各篇文章通过对先辈、师友的怀念,对自己孩提时代、学习、工作经历的回忆,重现发生在北大燕园的点点滴滴,体现了北大学者的治学、治校、为人的风范。主要内容包括:《怀念我的母亲》《回忆父亲郭麟阁教授》《我的父亲与北京大学》等。
本书是赵毅衡教授数十年中外文学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合集,包括四个部分:论中国文学,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论外国文学,分析一些外国作家和作品;书评集为赵毅衡教授为一些文学理论著作写的序和书评;自序与后记则是对自己著作的评价。赵毅衡教授以学贯中西的深厚学养,明白晓畅的文风,为读者展示文学的*点与魅力。这些文章,语言通顺、理性,充满了思辨的智慧,中间时不时流露出各种复杂的真情实感。文章密集提到一些文、事、理论,很多地方还直接化用理论名句和古今中外著名的比喻,有大量的文学和理论知识,读者
《读与被读》是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俄罗斯文学权威学者刘文飞解读评论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的全新学术随笔集。
本书论及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乔伊斯、川端康成、纳博科夫等十一位世界文学大家及其代表作。作者基于对经典文本的精研细读和对作家生平的查究梳理,每篇文章提炼一个焦点并围绕它展开剖析讲评,或钻研人物形象,或探讨文学属性,或谈论思想、生存等严肃话题,或从建筑、颜色等细节解构经典,十一个主题生动、新异、丰富、深刻,纵横开合,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