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须臾》是作家牛健哲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包含了《堂巫》《造物须臾》《黏腻故事》等十篇发表于知名杂志的短篇小说,展现人与客观世界的冲突中的哲学思考。他的小说创作充满异质性和现代主义味道,小说内容与形式独具匠心地有机结合,一系列小说在有限的时空布局内大胆探索,以小事件切入,视野开阔,格局宏大,展现人性的复杂和深邃。
“爱与死亡”系列长篇小说之一。讲述了一场异国他乡的生死之恋。穷愁潦倒的男女主人公在日本邂逅,不堪的处境使他们彼此相知相恋,冰冷的现实最终使女主人公死于一场车祸,而“我”只能抱着女主人公的骨灰,把一段绚烂和凄美的爱情记忆埋在樱花树下。
这是一部诗集。收录了复旦大学汪涌豪教授游历各国之诗文,在诗歌艺术和文化鉴赏方面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诗歌总共分为“第一辑/爱一切复杂如圣书”,“第二辑/仰众神有光“,“第三辑/致远方至大的风景”,“第四辑/它的名字”,以一种从古今中外诗歌传统中取精用宏的新诗笔法,汇聚成其自有的典雅雍容抒情形式。在汪教授的游历年轮中,这些诗歌成为阐释史诗的解说者,同时也扮演着一个审美角色的导游者,勃发激情,贯注哲思。
《大海寂静》是一部诗集,共分六辑,诸如一切的存在都如永恒之物一条鱼的爱没有终极沧海桑田只有爱可以留下来。作者以一种返璞归真的姿态,深入内心的宁静角落,于世间万象里探寻寂静之美。在这片寂静的精神天地中,诗人敏锐地捕捉到诗意的涌动与诗性的喷薄,同时以有形与无形的大海为依托,构建起一处独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阅读这本诗集,就像是开启一场与心灵对话的旅程,在文字间感受那份寂静与安宁,体悟诗人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哲思。
自拉伯雷、塞万提斯开始,严肃的小说家们都在认真思考着小说诗学,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思考是即兴的。作为具有极强自我意识与诗学自觉的杰出小说家,昆德拉自写作生涯之始,即不断地对自己的小说写作和小说诗学进行反思。昆德拉甚至像塞万提斯、菲尔丁、斯特恩、简·奥斯汀这些早期的现代小说家那样,在叙事过程中便发表对小说诗学的思考,甚至对音乐、诗歌、造型艺术等进行长篇大论。《昆德拉小说诗学》以《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帘幕》和《相遇》为基础,结合昆德拉本人的小说作品,在西方
四十岁的造纸厂女工李玉梅,一生好强,性格泼辣,牙尖嘴利,是南塘出了名的女刺头,得罪了周围不少街坊邻里。 她怨恨死去的丈夫,执念初恋的男友,却在丈夫死后意外发现,原来丈夫一直都在用沉默且隐忍的方式深沉地爱着她…… 她有个因自己而患有听力障碍的女儿,尽管她觉得自己对女儿的爱可以让她付出一切,但有时候她就是无法成为一个恰当的母亲,她身上那份不属于妻子和母亲的身份,顽强地霸占着灵魂,使得她与女儿的关系始终艰难维系。 直至命运无情地用“渐冻”的疾病将她的身体封印,她才在这场无常的厄运中懂得
本书是一部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工人运动到上海解放为背景的历史小说,塑造了苏曼云、许一清等为代表的中共地下工作者,他们在重重包围中与日本特务机关、国民党军统特务系统斗智斗勇,完成抢救珍贵文物、运送重要资料到苏区、保卫上海迎接解放等使命。小说对历史走向、大趋势大潮流体现到位,故事背景有很多细节支撑,有上海社会文化小百科之感。
佩索阿是二十世纪葡萄牙伟大的诗人、作家,他生前默默无闻,用近百个异名写作,创造出一个庞大、神秘、交错的文学宇宙,对现代诗歌影响深远。
鲜有人知的是,佩索阿是双语诗人,除葡萄牙语诗歌外,佩索阿也创作了大量英文诗,早年还想以英语诗人的身份进入文坛并编定诗集《疯狂的小提琴手》,英文诗亦是其写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译者从佩索阿英语诗歌中精选145首,包括以亚历山大·瑟奇为异名创作的诗歌、诗集《疯狂的小提琴手》、长诗、十四行诗、组诗等,囊括了佩索阿重要的
处于明治与昭和之间的大正时代,虽然仅有短短15年,却是奠定现代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的时期,出现了以大正浪漫所代表的百花齐放的文学文化繁荣景象。本书以断代史的形式研究大正文学的中国叙述,聚焦于同期活跃的具有中国趣味的作家,也将明治文豪大正时期的创作,以及昭和作家创作的取材于大正时期历史事件的文本纳入考察视野,从而将大正文学的中国叙述置于日本近现代文学发展的整体脉络之中进行观照与定位。大正文学的中国书写之中,既有对于古典中国、文化中国的向往与怀念,又有对于现实中
《我们家:一滴水映照的历史》是一部由巫鸿及其姐姐巫允明合著的回忆录,约13万字,附有210多幅图片。作品以姐弟两人的对话为主要叙事方式,回顾了两人与父母两代人构成的大家庭所经历的往事。本书记录了姐弟二人之间就艺术、生活、家庭等主题展开的对话,为读者呈现了二人的人生经历和知识追求。作者两人长期耕耘艺术史领域,是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名人,且双方回忆的父母都是很有成就且享有盛誉的学者,但作者回忆的过程中丝毫没有炫耀感,而是充满了真情实感,并对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及相应的人性和社会责任感有着独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