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李商隐诗歌作品进行注解,按时间顺序编排,分为编年诗与未编年诗两部分,清晰呈现作者的人生轨迹与坎坷仕途,同时深入解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李商隐的诗作以精巧的构思、丰富的意象、含蓄的语言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具有深邃意境与绵邈情思的诗歌世界。书中对每一首诗歌不仅进行逐一注释,还援引历代评论家的精辟见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李商隐作品的内涵,体会晚唐诗人李商隐面临时代波澜与人生遗憾时,流露出的难以宽慰的落寞与感伤情怀。
一只出生后不久就被遗弃的猫,迷路后闯进教师苦沙弥家,在这里,猫观察到人类的生活。苦沙弥家的客厅里经常聚集一群知识分子,如美学家迷亭、哲学家八木独仙、苦沙弥的学生水岛寒月等。这些“太平逸民”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讽刺人生,批判社会。同时,猫观察到实业家金田及其同伙无耻、肮脏的行为。苦沙弥等清高而愤世疾俗的知识分子与金田一伙形成尖锐的对抗。猫通过对人类的观察,认识到近代文明把人类逼向自杀和家庭崩溃。当“太平逸民”们高谈阔论结束而散去后,猫因偷喝了啤酒而掉进水缸里淹死。
《单读39·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脱胎于《单读》自2022年开始筹划的“新声计划”。《单读》联合瑞士的Specimen、肯尼亚的Jalada、澳大利亚的HEAT、爱尔兰的The Stinging Fly共同开启文学征集,每家文学刊物或网站分别遴选出短篇小说、非虚构写作、诗歌三个门类的代表作品,发现主流视野之外的新作者,寻找富有实验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协作。这些作品呈现出了在地的、新颖的文学气象,它们在内容上关注时下人们对流变的生活的感受,也在形式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这些写作描绘出当下的社会景象,也展现
中华翻译家代表性译文库纵古今,跨经纬,全面系统介绍中华历史上著名翻译家以及他们的翻译思想,选择他们最具代表性的译文,列出每位译者的译事年表,该文库积极回应国家文化战略,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前言、代表性译文和译事年表。前言包括鸠摩罗什生平介绍、鸠摩罗什翻译思想、对鸠摩罗什的研究、代表性译文选择的原因、对所选译文的介绍与研究等。第二部分为鸠摩罗什代表性译文。第三部分为鸠摩罗什译事年表,把鸠摩罗什所有的翻译实践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包括年代与收录渠道。
我们该如何回忆一座城市?
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位变幻莫测的叙述者。
本世纪初日记中的上海,黑色电影中的上海,在欧洲回忆中的上海,
这些不同版本的上海,平行向前旋绕,
直到命运将她引向一个南亚卡萨布兰卡般的地方……
一张妙趣横生的TO DO LIST,充满令人忍俊不禁的“好主意”,给永葆乐观的成熟读者抑或充满好奇的青年读者。这本书会直白滴告诉你,五十岁之后的人生令人充满期待。 在中年时期,当神奇的50岁正在逼近,你在镜子前无法立即认出自己时,生活的根本问题开始压迫你——你为了乐趣做些什么呢? 长时间的狂欢饮酒之夜,过度的调情和派对——所有这些在过去几十年里让你感到振奋和分心的事物突然间变成了让人头疼而不是开心的来源,那么,你该如何度过余生呢? 抛弃一切,用一个假名重新开始?重新接受刑侦或精神分析师的培训?
《猫城记》是老舍长篇小说代表作。小说以第一人称口吻,写“我”与同伴坠落到火星上一座荒诞的城市——猫城的经历。猫城被矮人入侵,猫城人麻木、妥协、贪婪、自私,猫国黑暗、丑恶,最后灭绝。小说全景式扫描了猫国人的劣根性,揭示出入侵者的残暴,暗含了老舍对于现代中国立人的诉求。小说具有浓厚的讽刺意味和科幻色彩,老舍说,《猫城记》是个噩梦,它记录了一个文明历史上极为黑暗的几页,但它别具一格、充满想象力,有不衰的魅力。
学术界对于巴赫金理论的无边界征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巴赫金的概念场中,“复调”“对话”“狂欢化”“多声部”“外位性” 这些话语,有自身的原生语境。进入这些话语生成与发育的历史场景、文化背景,勘察这些看上去不难理解其实有丰富蕴藉的话语的多重内涵,进入这些话语的孕生与使用的历史之中进行深耕,这是本书作者追求的目标,希望对国内对巴赫金文论的深度开采,有一定的导引作用。本著系作者近十年来译介、研究巴赫金文论之成果的结晶。专著基于巴赫金的“文本观” 与“话语论”、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理念与实践,直接进入
《涉園序跋集錄》,原為顧廷龍為張元濟祝壽所輯,以張元濟為《四部叢刊》一至三編、《續古逸叢書》、《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影印古籍所作題跋為主,兼采所撰序言,凡二百余篇,於 1957 年由古典文學出版社排印出版。其影印古籍題跋揭示版本特徵、梳理學術源流,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此次以《四部叢刊》等影印古籍所附原題跋為底本,重新輯錄,恢復歷史原貌,並附增加原未收錄的一百餘篇序跋。
本书收录尤瑟纳尔三部颇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均创作或构思于作家的青年时期,终在晚年结集出版,可以说占据了她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安娜,姐姐……》以十六世纪那不勒斯地区一对姐弟之间的感情为主题,《默默无闻的人》讲述了生活在十七世纪荷兰的纳塔纳埃尔的生与死,《一个美好的早晨》的主人公是纳塔纳埃尔的儿子拉扎尔,他出入排演莎士比亚作品的剧团,在梦中提前经历了整个人生。三部小说虽然背景和主题各异,但都探讨了人的情感、际遇和行为动机,表现出“一切如流水”的人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