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浪漫派》介绍了荷尔德林、施莱格尔兄弟、蒂克、霍夫曼、沙米索、诺瓦利斯、艾亨多夫、阿尼姆、克莱斯特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分析了德国浪漫派文学的源流与特质。
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演汇编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纵论法、德、英诸国浪漫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涉及文艺、宗教、政治等。这部里程碑式巨制波澜壮阔,诗情如炽,不啻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之《史记》,亦是比较文学经典,闪耀着批判的光芒,张扬着追求社会公平进步的理想主义精神。
《流亡文学》聚焦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法国,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充满血与火,也催生了一批流亡作家,如夏布多里昂、贡斯当、斯塔尔夫人等,他们在流亡岁月里,坚持着独立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
一则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谜团吸引了登山家马克·辛诺特,让他在2019年春天投身于一场几乎没有希望成功的珠穆朗玛峰登山之旅,而这一年也成了珠峰崩裂之年。那个登山季,11名登山者在珠穆朗玛峰遇难。
是什么谜团,让辛诺特冒如此大的凶险?
1924年6月8日,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和登山者桑迪·欧文踏上了珠峰,人们最后一次看到他们是在离峰顶仅有240米的地方,而且仍然劲头十足地向峰顶进军。他们成功登上世界之巅了吗?
为
全世界的时间永远停在2012年10月11日这一天不断循环,每隔二十个小时,一切都会重置,除了人的记忆。混乱中,国与国互扔核弹;神秘时间教重建秩序;人们走向彻底精神虚无……被困在同一天永无止尽的人类社会迎来巨变,世界将会变得何等疯狂?拯救世界的密钥数字就掌握在韩方一名普通大学生手中,他将与神秘少女一起,用爱与时间对抗。
本书是新锐科幻作家宝树的代表作,作品中重复循环的时间如同咒语,框住了生命的一切可能也许只有生命有限,一切才有意义。《时间之墟》用科幻
《一盏清茗品岁月》是作者继出版诗集《杯酒敬岁月》之后,结集出版的散文作品集。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分别为“人间烟火气”“悠然品茗时”“岁月如江河”。 全书40余篇文章,这些精彩的作品都是作者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挤”出来的,是在勤奋的磨石中“炼”出来的,是从爱的心湖中“溢”出来的。这些作品不仅是作者的纯情表达,更是他拥抱事业、生活的激情,以及对文学孜孜以求的清晰、真实的写照,更体现了长期埋藏在作者心灵深处对岁月的敬畏、咏叹、回味、珍惜的灵魂呼唤。
本书系统地调查1881年到1896年间的象征主义自由诗的理论和实践,将自由诗的理论和实践摆在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民族主义的思潮中来解释,具体写作角度上是通过梳理象征主义时期《风行》杂志的出版活动,来看自由诗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本书尝试将文学形式的研究与政治、美学的研究打通起来,提出象征主义自由诗的两大力量来源说: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自由诗的推动力量,民族主义是自由诗的制动力量。象征主义自由诗的发生、成熟和衰落,受到这两种力量的影响和控制。本书首先分析《风行》杂志之前的形式反叛运
本书是给3-6岁孩子看的绘本,旨在帮助孩子学会克服恐惧,勇敢尝试新事物。小蓝生活在一个蓝色的世界里,有一天他骑车不小心划破了蓝色世界,他看到了洞外的新世界,一个黄色的世界,那里有个跟他一样的小黄,小蓝克服恐惧,勇敢从洞口出去找小黄玩,两个人成了好朋友,还一起在自己的世界里玩耍,慢慢地,有了更多的颜色,也有了更多的世界。作者通过这个故事,鼓励孩子勇敢克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积极尝试新事物,发现新世界的美妙。
本书是一部长篇□□。作品讲述了□□大院里几个青年的爱情与理想。章卫平、乔念朝、方玮、马非拉,他们在青春期的躁动中,懵懂新奇地迈开了自己人生的步伐:他们或挣脱父辈的绑缚去农村锻炼,或在艰苦的环境中为理想坚持,或走入军营探索新的人生意义。他们始终保持着血热气盛不服输的劲头,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也要努力坚守火种不灭,单纯、善良、无私、狂热、有激情是他们的共同品质,血管里流淌着□□血液的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拯救一切的满志踌躇,从无忧无虑释放天性的少年到逐渐成熟的青年到而立之后的中年,从没有失去对
江非的诗以自然和时日为主题,以田园和乡村为对象,书写一种自然的生活经验,从书名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于内心和自然。全诗分为三卷,雪人之心、人应该如此、满意的一日,从分卷名即可看出,作者的创作重点关乎内心、关乎自然,再具体到篇目,既有小路一直延伸生活冰雪之年修建果枝这样专注于自然生活的描摹,又有长夜漫漫/那些自律的心/还将在夜里继续卷实这样深入个人内心的思考。总而言之,《自然与时日》是一部言之有物的诗集。
本书描绘了一个民风开放、热闹非凡的朝代,世人皆爱牡丹花。女主何惟芳,乳名牡丹,出生为商贾之女,因体病娇弱而不得不为了冲喜而嫁入勋贵之家——刘家。但婚后生活不尽人意,丈夫朝三暮四的本性和要强的她终究走不到一起,最终选择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