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部分导论总体概括了莫言作品的三个特点:与本土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关系;狂、雄、邪的追求;莫言的农民意识论。第二部分详细探讨了莫言与中外文学的关系,与福克纳、马尔克斯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明清笔记体小说和传奇的传承等。第三部分提出了莫言研究的一些新的视角:莫言与大众文化、莫言与后期印象派绘画、身体视域与莫言小说的发生学等。文章的结论部分,指出莫言的研究虽然硕果累累、蔚为大观,但深入研究莫言在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同时常常逃离其影响、在上下求索中多方突围的多变心态,另一方面努力揭
本书以城阳区一个台湾老兵的儿子回故乡寻祖探亲为主线,将红岛、上马、棘洪滩、城阳镇等街村的数位爱心老人、捐赠遗体的父子、敬业爱岗邮电投递员、守护一方的民警、勇敢坚守防疫一线的女医生、带领乡亲创业致富的退伍女兵、致富返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村支书等人物一一展现,塑造了新农村的感人至深的优秀人物群像。同时,通过台湾老兵儿子的眼睛展示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美好的未来。
凯夫拉维克被称为冰岛黑暗的地方,荒芜的熔岩,不能捕鱼的海,赶不走的美国军事基地。作家和出版商阿里因重病的父亲回到这里,少不更事的回忆汹涌而来,平克弗洛伊德、偷美军卡车上的物资和一个他忘不掉的女孩。祖父与祖母是在东峡湾的海面上用勇气和意志拼出了生活的冰岛人,那时古老的风尚仍在流行,男人靠出海带来荣耀和光辉,女人在岸上忍受残酷的等待。祖辈的爱情,对自然的赞美和生命的光荣都深深吸引着阿里。在这同一片群山和海洋的地方,曾经的荣耀为什么变成只剩利润而非心跳的生命,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女诗人, 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 一生留下近1800首诗歌和1000多封书信。本书将狄金森置于后现代的文学背景下, 具体分为“狄金森悖论诗学概说”“主题层面的悖论表现”“狄金森悖论诗学植入路径”“狄金森悖论诗学的诗维结构”“狄金森悖论诗学的力量”五章, 深入探讨其诗歌作品中悖论的表现形式、诗人创作思想中的认识论基础及其诗性思维与创作之间互动效果, 并探究其精神实质、语言艺术特色和诗学价值。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五部中篇小说,都是新近创作。《阿P正传》写人的劣根性在当下的种种表现,惟妙惟肖;《灵界奇遇》写虚拟中的鬼魂世界,虚虚实实;《平平的世界》借一只宠物犬的眼睛透视人间万象,亦真亦幻;《王凯的故事》从一个骗子的视角讲述人性的复杂与多变,真真假假;《汪家的宝贝》以女孩汪宇佳的相亲史,勾勒出了一部当代北京男子图鉴,形形色色。既有对生命的尊重,也有对小人物的悲悯;既有对人生爱情的理解与唏嘘,也有对时下的迷茫与抉择。
小说叙事风格舒缓、清朗,宛若游龙,滔滔汩汩,娓娓道
《心有多大:中小学书法名师李汉宁诗文集》内括:诗歌篇、散文篇,具体内括:心有多大;广东很神秘,我想来看看;不说艰难;学会装傻;曾经即冻芳龄;跨界老师教书法;学会放下;拾―片伤感;退是一种境界;陪衬的情怀;梦;同学,我想你了—大学同学聚会前有感;让今夏不再冷寞;迟钝与健忘;舍与得;盼你冬去又春来;家和万事兴等。
桃花轻轻落,落进香草湖我头戴赤冠的王啊,坐上我的翅膀,离开红月谷,载你去北方……魔法猫王与迷茫少年合而共存又互为异相、幻影丛生的世界,成长的隐痛,一个少年的心灵蜕变之旅。本书内容包括:《猴侠诺克》、《魔法猫王》。
《思念最是深夜时》是杨开鹏的作品集,主要收集近年来作者创作的散文和短篇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法讲述关中农村、矿山的小故事,语言朴实,情感真切,娓娓道来。揭示人生奋斗的艰辛与收获,充满励志的力量。散文主要以亲身经历的身边事为题材,语言直白,思想丰富,有感而发,催人奋进。其中《背锅盔上学的日子》《采草莓》《割麦》等篇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读杨开鹏的散文,仿佛与一位挚友聊天,亲切感油然而生,掩卷沉思,意犹未尽。
中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诗的国家,自有文明以来,酒与诗便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中国文学史,在古代文人那里,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诗和酒常常相提并论。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能增添饮酒的高雅情调,酒和诗就像诗酒文化的双子星座,彼此依托,相互映衬。本书精选历代与酒文化有关的优美诗词,配上相关赏析,为读者呈现古诗词中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