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期中朝诗歌交流系年:1662-1681》时间范围以清康熙元年(1662)为上限,康熙二十年(1681)为下限,历时20年,收录《燕行录》作品25种,以康熙时期中朝诗歌交流本事及创作时间为重点考察内容,通过对以使臣为媒介的中朝诗歌交流实况的系统考察,透视清代中朝文化交流风貌。本书所言“朝鲜”,指朝鲜半岛自1392年由太祖李成桂建立,至1896年高宗李熙宣布独立这一段历史时期,史称朝鲜王朝,与古朝鲜、整个朝鲜时期及当今朝鲜国家相区别。本书所录朝鲜文士的诗歌、日记等皆为汉诗、汉文作品,非汉语创
本书是陈应松的小说集, 共收录《呆头呆脑的春天》《归乡记》《寻找老鳡》《金色渔叉》《龙巢》等中篇小说。《龙巢》讲述的是一个渔民甘老大的悲苦的生活: 儿子欠债逃走了, 留给他一堆债务和受伤的孙子, 以及失去丈夫的儿媳妇, 三个人在龙巢相依为命, 祈望这片苍凉的湖泽能回报他们, 减去他们身上的那座大山。
本书是陈应松的长篇小说, 是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三部曲的其中一部。故事围绕以白秀为主的几代猎人在时代的变迁中, 与山斗, 与山中的生灵斗, 与山外的人斗, 有些情节看似荒诞, 实则是人性纯粹的写照。人与兽、生与死, 早已颠倒混杂, 扭曲不堪。
《2019年军事文学选粹》收入了2018年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人民文学》《青年文学》等刊物的有代表性的军事题材既有经典军旅作家朱秀海、徐贵祥、邓一光,也有中生代作家陶纯、陆颖墨,还有新生代作家西元、王棵、卢一萍等创作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节选,所选作品题材涉及广泛,内容有深度,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可读性来讲,都极具代表性。
《男孩的爱:罗尔德·达尔写给母亲的信》是罗尔德·达尔写给母亲的书信集,采用书信原件和背景介绍相穿插的方式呈现。这些信件时间跨度达40年,由极具影响力的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亲笔书写。除此之外,《男孩的爱:罗尔德·达尔写给母亲的信》还精选了60多幅记录罗尔德·达尔生活轨迹的照片,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勾勒出罗尔德·达尔丰富而传奇的一生。 这些信件见证着罗尔德·达尔如何长大成人,如何从
《德语文学中的上海形象》是“德语上海小说翻译与研究系列”之一。该丛书为十五卷,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张帆教授、博导主编。 本丛书填补中国学界对德国文学中“上海小说”很少译介的空缺,这些作品生动还原老上海的社会百态与人文风貌,是见证老上海历史及文化的重要文献。自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德语
合订本将2019年9月下、10月上、10月下三本汇编成册,让故事爱好者在一本书里畅读三期杂志的精彩内容。故事会以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恒久的趣味,以故事为载体,通过平实的话语,讲述发生在读者身边的故事,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读者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本书中的这些作品为故事会公司旗下《故事会》文摘版杂志第37期至第39期之汇总,杂志中的文章适宜当代青年读者阅读,在市场上受到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群体的欢迎,对于青年的思想熏陶,人格养成,理想信念,以及学生作文,提高语文素养等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王萌萌的长篇纪实文学《铿锵序曲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以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个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主题,记录了邓中夏和李启汉两位湖南少年,从潇湘橘子洲头到北大未名湖畔,再到上海苏州河边,并肩战斗成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开创者,以及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组建和开展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