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韦明铧选择扬州的部分名胜古迹、英雄豪杰、奇花异草,追根溯源,旁征博引,从前人留下的诗词中追寻其历史踪迹,梳理其发展脉络。全书共分为四辑,每辑若干小节,每节开篇部分置一诗或一词,形式新颖,正文部分文字清新,引人入胜,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魅力与感染力,生动展示了一座极具历史风华、文化底蕴,以及浪漫氛围的城市,令人相信:诗在,扬州就在。
作为一个和中国当代文学共同成长起来的学者,程光炜的文学解读向来有他独到的角度和力度、细腻与宏观。对四十年来的新时期小说,他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他的精神成长与这些小说所呈现的时代思想走向一直血肉交织,难分难离。本书通过对新时期重要的小说文本进行细读,重新清理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成像,同时这也是作者对自我的知识及思想经验的一次回望、反省、探察,从中可以看出一个“50后”学者的知识架构,以及他通过文学与这个世界的“深情互见”。本书收录了十八篇小说细读文章,作者以切近的、近乎崭新的视野,再次分析了《白狗
本书遵循中西对比、以西映中、以中为主的原则,对中西(两希为主)上古神话叙事传统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主要对中西神话叙事图像文本和语言文本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概要性勾勒,对中西神话前文本、初文本、续文本的发展流变脉络及其特点进行了清理,突出了中西神话叙事传统中各自时空优势类型特征。在此前提下,对中西神话集体无意识讲述者类型、中西神话人物行为动力比较、中西神话显层话语与形象构形特征和表层结构中行动元类型以及故事组织异同进行比较分析。
《成长的心智》精选了阳志平老师过去十年发表在各大媒体的思想随笔,其中包含了许多备受赞誉的名篇佳作。书中,阳老师以智识与美感兼具的文风,引领我们从工作、教育、心灵和创作四个领域,重新审视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在21 世纪,人类怎样成为自己? 全书二十四篇文章,将其按照"工作之思”、"教育之思”、"心灵之思”与"创作之思”组织。工作之思,人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工作?教育之思,人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教育?心灵之思,人究竟如何成为内在动机驱动的人?创作之思,人究竟应该如何从消费者转为创作者?如果你关心个人成长,渴
《孤星连线》是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编选的小说集,小说集中的作者大多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2021级学生,收录了他们创作的27篇小说。许多作者曾在《北京文学》《上海文学》《青年文学》《作品》《青春》《长江文艺》等国内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过作品,获得过“第二届“京师-牛津‘完美世界’青年文学之星”提名奖、“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等文学奖项,彰显出青年写作的青春气息和文本风貌。在这些作品中,姚偌姿的《无相佛》曾参与了里程文学院·盲盒导师团六校一院线上小说课的改稿活动;王幸逸的《登
《漂浮》为作者的最新评论合集,选取了李娟、金仁顺、黄咏梅、石一枫、李宏伟、葛亮等十位作家的代表作品解读,将文本拆开,潜入文学的海平面之下,从中提炼出将飞而未翔的日常生活,莽林之中的神迹瞬间,探讨每一个文学的“自我”漂浮跃向对岸的不同方式,完成对消失与永恒、人物与时代的一种根本理解,最终塑造出属于作者的鲜明写作风格。
本书是蒋绍愚教授在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唐诗语言研究课讲义的基础上写成的。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虽然是一千多年前的创作,但直至今日,它还给我们艺术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可以说,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情操,都不能不读唐诗。本书分别从格律、词汇、句法和修辞四个方面对唐诗的语言进行了全面探讨,主要致力于帮助大家扫除语言上的障碍,从而比较容易地读懂唐诗。本书是对唐诗语言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一部著作,也是把文学与语言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典范之作。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是与《西游记》齐名的神魔小说。讲述商纣王荒淫无道,武王伐纣、姜子牙封神的故事,铺叙道教诸仙和众神的来历,塑造了姜子牙、哪吒、杨戬、土行孙、哼哈二将、四大天王等民间喜闻乐道的艺术形象。全书描写生动,充满奇异的想像,历代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以清初四雪草堂原刊本为底本,王维缇、曹曼民点校整理。钱伯城《前言》,原刊于本社1989年出版的《封神演义》,对《封神演义》的内容、成书等作了详细介绍。
《桑树下的迁徙》收入新疆回族女诗人马永霞关于故乡,尤其是对出生并成长的鄯善县多民族聚集区的生命景象和具体生活场景的抒写,传递出回族家庭、亲人、乡邻和族群的生存现状和精神反应。作者以鄯善县最具人文和地域特点的桑树为切入点,用诗歌方式关注社会变迁,尤其是将鄯善人群的生活,投射于中国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之中,进行观照和思考,从而呈现作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认识,展示出国家在改革开放深入,经济文化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无数的年轻人离开家园涌入城市寻求美好的生活等方面的诸多变化,以期达到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堂吉诃德在深夜酒吧会遇到什么?罪大恶极的连环杀手可能救赎吗?只有声音的女人可以寻觅吗?人到中年的男男女女,怎样面对婚姻的困局?欲望应该披上外衣,还是保持赤裸?病态与健康、清醒与疯狂的边界在哪里?《私人房间》由十则短篇小说组成,克里斯蒂娜·佩里·罗西以传统的方式讲述的是现代人的故事。书中人物往往不具姓名,但都有清晰可辨的心灵标记。他们中有厌倦者,也有痴迷者,有无业游民,也有成功人士,都遭遇着人与人之间连接的失效,在城市文明的内部被放逐或自我放逐。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