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火》以原谅为主题。作者以江蘅和高渐明这对观念截然不同的男女为主角,以他们因为观念冲突导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融合重组家庭、追求梦想、母女亲情等元素,创作了这个故事。希望本书能带给读者关于有苦衷的过错能否原谅的辩证思考,呼吁社会各界重视重组家庭问题,劝说继父继母们善待继子女,带给不被爱护的小孩一点温暖和善意。
本书是一部描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批青年人参军入伍在大西北生活的长篇小说,以新兵入伍、开荒种粮、火灾救人、新兵训练、文化学习、提干转业等一个个生动故事展现了上世纪西北军营军事生活的典型场景,讴歌了战士们不畏艰险、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作者把军人在军营里成长过程中所涉及的思想、情感和家庭等方面鲜为人知的感受作了生动的描写,世态人情入木三分,体现了一代军人史诗般的人性美和精神美。各章有一定的独立性,总体上串联为一部完整的军旅生活“纪录片”。
本书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刚好遇见你》《求医记》《粉碎一个拥抱》《并非谋杀》等中短篇小说十七篇。作者用细腻的文字、质朴的语言,娓娓讲述着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悲与喜,爱与恨,努力与挫败及他们内心的幽暗与悸动,正直与美好。小说在揭示当代人的精神困境的同时,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社会高速发展中物质与人性的冲突与和解,探索了普通人心理建设与心理完善之路,有着较为丰富人生韵味与心理内涵。
四季更迭,花开花落,蝉鸣什么时候响起,蝴蝶什么时候飞来,比起宏大的叙事,自然也能给我们带来勇气和力量。林语尘凭着丰富敏锐的感受力,历时多年,持续记录着周遭世界的温和与丰盈,不仅限于花草植物,还有鸟、虫、云、雨等等。
这是林语尘第一本自然随笔和手绘画集。多学科的背景积累,让她的文字既严谨又隽永。她的文字和手绘图将那些生机盎然、诗情画意、巧妙智慧的自然界呈现在我们眼前,呼唤出我们内心对自然的本能回应,带我们一步一步敲开自然之门。你可能以前一直觉得
《灰房子 红房子》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我出生于1960年代,在我成长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母亲体弱多病,父亲命运多舛,我的童年充满对世界的疑惑与好奇。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带着对青春爱情、美好婚姻的朦胧向往,我在时代奋发的大潮中不断充实自己,有矛盾,有困惑,也有艰难的取舍。九十年代,我留学美国,归国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由一个小护士逐步成长为一名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这是一位新时代女性一次又一次破茧化蝶的重生故事,是一位女性公务员一生成长的心路历程,也是一部关于告别与成长的小说:在告别中成长
散文集。此书是十多年来作者在澳日副刊的专栏结集,每两周写一篇,积攒十多年,终成小册。这书名最后敲定为《这些年我发过的誓》,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发过的誓很多,能兑现的很少,想起曾辜负了的别人和自己,就内疚得想狠狠自掴十个耳光,不过都回不去了,那些与朋友围炉而坐、狂歌痛饮的晚上,那些一往无前,向理想狂奔的日子都回不去了,但又如何?日子还是继续要过吧。本书记录作者的成长,读者跟作者一起回望青春岁月、少年轻狂,历经当下成熟生活,感慨万千。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
本书是散文。关于爱与遗忘、疾病与抗争、告别与前行的生命之歌。当一位语言学家,眼见相濡以沫四十年的伴侣逐渐失语、失能、失忆,她能够做什么?打开人类心灵的方式,除了语言,还有什么?这是一封给失智伴侣的情书。纵使患了阿尔茨海默病的丈夫忘记了一切,忘记了她,她仍付出全心全力的爱与照护。作者郑秋豫是享誉世界的知名学者,同僚眼中精悍的钢铁人,却在退休前遭逢人生剧变。她毅然放弃辉煌的研究生涯,成为丈夫的全天候照护者。从定向感流失、过家门而不入,曾心灵相通的丈夫日渐失能,彷佛灵魂迷了途。身为语言学家,
“中华好诗词”系列图书(全12册)是一套中国古代传统诗词经典的名家注本汇编,汇集先秦至近代的优秀诗词,加以注解、说明、评析。本册《清诗三百首》为刘世南先生所选注版本。清诗选注版本并不多,刘世南版的《清诗流派史》自出版以来就被学界论定为“一部体大思精的断代诗歌史”,无论在大众读者还是学术界之间,均赢得了一致的好评。《清诗三百首》在《清诗流派史》出版后编注,从诗史到诗选,顺理成章。书中结合了清诗流派的研究成果,每首诗后都有说明、注释,内容简洁明晰,语言风格优美。
本书是《激流三部曲》之一,是文学大师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小说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的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书中塑造了众多优秀的人物形象,代表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
为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特推出布面精装纪念版,新增《关于<激流>》《谈<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