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社会》是首部根据最近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对能源问题进行广泛批判性分析的著作。该书以引人入胜、通俗易懂的风格,对不平衡发展、消费、脆弱性和转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以说明全球南北方能源系统的社会意义。这本书的特点是包含便于在教学中使用的丰富的案例研究、举例、问题讨论、活动及推荐阅读等。 《能源与社会》采用当代地理科学的概念和方法,但不限于狭义的学科。其批判性观点强调了能源与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进程之间的联系,如全球化、城市化、国际发展及社会正义,并将经常被孤立对待的重要问题联系起来,
本书关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何构建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探讨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互动平衡。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与养老保险、养老服务的内在逻辑联系出发,总结我国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的建设成就,聚焦北京市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的供需平衡、影响因素和潜在风险。未来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的供需匹配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长期护理保险为纽带,以政府财政补贴为支持,引入竞争机制和互动机制——养老保险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养老服务吸引资金流入、合理配置资源,
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实施是人民币国际化和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的一次重大金融体制创新。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开放政策有所不同,中国的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紧密相连,而互联互通机制正是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并通过离岸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境资本闭环管理的特殊机制,兼具“本币驱动”和“闭环监管”的中国特色。互联互通机制的横空出世,意味着中国金融治理将从“境内治理”逐步走向“跨境治理”。互联互通机制包括用于二级股票市场交易的沪港通(2
“数字制造蓝皮书”是由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联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共同打造的具有权威性和实践性的皮书。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长期从事数字化转型、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研究与产业实践,创造性提出数字化转型架构与方法体系,是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关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在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主要支撑力量。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是国家科技部主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一级学会,具有多学科、跨部门、跨行业、横向联系广泛等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农地制度及其增值收益分配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不仅牵绊众多,而且争议不断。争议折射出农地改革也许是中国改革最为复杂的领域之一。作者力图对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做溯源工作,点出其长期处于模糊状态,在不同主体的利益牵绊中被形塑出类似钟摆效应的变化轨迹。本书的这一核心发现,对于理解当代中国农地改革和农村城镇化转型的走向,具有启示意义。
在国家社科基金专项“深化营商环境建设研究”(18VSJ069)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我国营商环境优化研究》(20&ZD071)的资助下,以徐现祥老师领头的中国营商环境调查课题组于2018年至2023年连续开展了六轮全国实地调研,持续追踪记录我国“放管服”改革的新进展和新问题。从2018年开始,基于每轮实地调研的一手素材,课题组连续撰写和出版《营商环境调查报告》(2018~2023)。本报告是课题组基于2018~2023年连续六年对全国30省区市156个地市的
本书所载案例为中国投资咨询公司近年来在基建投融资、战略与管理及产业与投资领域的实践案例。特别是在基建投融资领域,中国投资咨询公司充分立足国内实践,借鉴国际成功经验,解决项目中的投融资难题,对完成国家重大经济改革任务、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案例的介绍具体而生动,不仅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参考,也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入了解咨询行业的窗口。
员工的创新行为会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复杂影响。这种影响来自具有不同特征的子系统——非工作场所微系统、工作场所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以及历时系统。各子系统所包含的关系有多有少,范围覆盖有大有小,既有空间层面的子系统也有时间层面的子系统,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直接程度也有所不同,但它们彼此关联,通过高阶影响,最终作用于员工的动机和态度来产生效果,体现出整个系统的生态性特征。本书不仅提供了一个分析员工创新行为的系统性工具,而且根据这一工具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员工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4)》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牵头组织,联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撰写的年度发展报告。本报告已经连续发布21年。本报告集聚国家、地方等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等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我国从宏观到各个地区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追踪研究,对区域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性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解析,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年度报告框
乡村转型发展是多要素、多层次、多功能和多过程的复合系统的发展。本书立足于中国乡村发展的现实情境和实地调查,基于“理念-主体-资源-行动-结构”的多维分析框架,系统性地探索“上下联动、内外共生”的乡村新内生发展道路。作为“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CRSS)项目系列成果之一,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新内生发展模式的著作,为世界减贫事业和乡村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的同时,也对促进新内生发展理论的国际对话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