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了当前90后知识型员工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缺乏对90后知识型员工需求的了解、企业缺乏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90后知识型员工激励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2)运用SPSS22.0对调研所获取的有效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子分析,构建了以物质基础、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制度支撑、环境支持这五大激励要素为基础,以员工敬业度为中介变量,以工作能力和组织战略为调节变量的高新技术企业90后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型。(3)对高新技术企业90后知识
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于1960年代起源于美国,初衷是使得小型投资者投资房地产相关产品,此后该模式被全球三十多个国家所借鉴,其投资领域由最初的房地产拓宽到酒店、商场、工业地产、基础设施等,已成为专门投资不动产的成熟金融产品。 为盘活存量资产、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于2021年6月正式引入了房地产投资信托。结合这一时间节点,同时考虑到房地产投资信托在美国及其盟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得到了蓬勃发展,全球房地产投资信托的信息传播以英语为主,辅以法语、日语及中文等语言
《城市管理学(第2版)》以城市竞争力管理为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从城市发展规律的角度系统地阐释了城市管理理论、发展战略、治理结构以及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空间和现代化管理方面的内容。书中针对我国城市管理面临的现实需求给出城市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更注重实用性和启发性。《城市管理学(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管理、城市和区域经济、城市和区域规划、公共政策、土地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城市管理相关人员及广大期望从事城市管理人员的参考书。《城市管理学(第2版)》提供课件,
本书对2022年以来中国城市建设投融资行业重大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同时,聚焦城投行业重点领域,结合行业发展特点,运用大量数据和案例,总结分析了城投公司在城市更新改造升级、城市产业引导培育、国资国企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资产资源整合运营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发展创新和面临问题;另外,针对近年来区县城投特殊发展现状和困境,专门编列了区县城投发展研究专题;此外,还针对行业热点和难点问题,编列了专家观点专题;针对典型企业经验借鉴,编列了企业实践案例专题,以期为城投行业发展和政府部门决
中小城市是实现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中小城市现代化进程“多点开花”,实现了经济发展不断攀升、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态建设加速推进、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的良好局面,涌现出了昆山市、启东市、如皋市、常州市武进区、绍兴市柯桥区、长沙市雨花区、荆州市沙市区、梅河口市、贵溪市、灵武市、仁寿县、四会市、孝义市、任丘市、平果市等一批现代化建设先行标兵。《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23)》绿皮书聚焦于中小城市现代化
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城市发展速度变缓,部分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指标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书系统总结了2022年以国家中心城市为主体的特大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深入分析了扩大内需战略下21个特大型城市尤其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进展和成长性,并进行了客观测度和综合排序;研究和探讨了各城市在扩大内需方面的战略思路、主要成就、经验做法及对策建议等。同时,对各城市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的创新实践进行了专题研究,对城市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
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正在影响创新活动的组织和运行方式,重置创新活动的空间格局,为城市创新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提供新的解决思路。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和需求,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必要从互联网出发,对中国创新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道路。本书从城市视角出发,研究互联网对中国城市创新产出的水平、差距以及多样化会产生的影响,对中国制定合理的数字经济政策、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促进中国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
本书以抗战胜利后作为晋察冀边区首府的张家口城市接收、建设、管理为案例,回顾了中国城市管理的历史变迁,介绍了城市治理的前沿理论及变革与实践,为推进中国由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作了有益的探索。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开展,推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城市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从历史纵深或长时段角度探讨城市化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回溯现代性视野中的城市化与人的发展问题,从城市经济、城市政治和城市文化角度探讨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最后,探讨了我国城乡融合的独特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本书以协同治理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议。在理论选择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了,本书构建了“主体—维度”协同的理论框架。本书回顾了城市保障性住房政策演进历程,分析了城市保障性住房政策演进的特征,阐述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成就与面临的现实问题。本书分别从主体协同和维度协同两个视角对如何推进城市保障性住房协同治理进行了充分论述。最后,本书提出了我国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创新的具体路径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