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话》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王国维以“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高度评价了李煜的词,说它“神秀”,韦庄的词被称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清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千家诗》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千家诗为四卷本,共有诗人122家,226首诗。其中唐代65家,宋代53家,明代2家,无名氏2家。都是律诗和绝句。
《搜神记》是东晋史学家干宝著录的笔记体志怪小说集,原本已佚,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其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搜神记》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篇,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了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搜神后记》又
《烈马丘山》是一部以马为主角,以竞速为战斗方式的历史武侠小说。
两宋年间,风云变幻,一匹自由、高傲的劣马铜板,和它懦弱、平凡的主人罗马,奔驰在宋金交锋的战场上。
宋金大战是我引起的?
靖康之变是我促成的?
辛弃疾南归是我激励的?
岳飞的十二道金牌是我送达的?
对不起,我不知道,我只管疾驰,只管把一切对手,都甩在身后。
大侠、名臣、美人、良将、昏君、佞臣、妖人、怪物…&hellip
本书介绍了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发展前景、过滤材料的特点以及非织造过滤材料用原料, 阐述了非织造过滤材料的过滤机理、成型技术、过滤材料的基本参数、气体过滤和液体过滤, 并涉及非织造过滤材料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以及基于复合非织造材料产品的开发等内容。
本诗集共分三个部分,分别是“流逝”“秋江”“湖山”三辑,共收录了130余首诗歌作品。吴沛的写作是一种观看之道,是外视的,他观看万物:胡杨、湖岸、病床、油菜花、鹅卵石……又通过内心的审视,从而心物相通,去领悟生命的真相。他的诗歌,是轻与重的艺术,他在文字中去呈现那种惘然的,不可挽留之美,那种言词中不可承受之轻。他的作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是他最真实的情感和生活态度的反映。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叶嘉莹在台湾广播电台授课,专讲赋体,后对讲课录音进行整理,陆续发表于2013—2016年《文史知识》杂志的“迦陵讲赋”专栏,本书即此专栏文章的结集。全书包括《芜城赋》《小园赋》《哀江南赋序》《秋声赋》前后《赤壁赋》,各篇分节讲解,梳理了赋体的演变过程,并介绍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典故、语言常识等,使读者对赋体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形成基本的认识。
自199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亦即与前此普遍重视理论、方法不同,学者们转而重视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且开始强调文献史料研究的独立和自觉。这一变革被作者称之为“现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学转向’”。此说提出后,不仅在现代文学界、文献学界被不断讨论,也在当代文学界逐渐引起回响。本书即涵括了作者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对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历史、理论、方法的考察,及其对诸多之前均少人研究、但相当重要的课题的专精研究。但自此以后,随着新的学术视野、方法论“数字人文”在中
本书从叙事角度切入,在中西诗歌叙事传统置于异质文化及其冲突融合的语境中,立足于中国诗歌叙事传统,以西方诗歌叙事传统为参照,从思维方式与中西诗歌叙事传统,听觉与中西诗歌叙事传统,中西诗歌叙事的口头传统,中西诗歌叙事范式,中西诗歌叙述者,中西诗歌隐含作者,缺类研究:《诗经》与中国诗歌的叙事传统,中国古代“诗人”观念的演变,诗歌叙事传统与中国叙事学的建构等方面,考察中西两大叙事传统的异同及相互影响,以期彰显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的本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