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当代比较文学发展的内在理路为经, 以比较文学理论的新进展为纬, 在考察和总结近些年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聚焦比较文学理论, 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 讨论比较文学的学科属性, 学科理论建设的必要性, 比较文学的目标与旨归,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反思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之症结, 探讨如何提高问题意义意识和学术立意, 以更新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 传统研究领域的深化: 结合新的理论成果, 对拓展和深化世界文学、中外文学
本书为作者在FT中文网的专栏《浮光印记》近五年来的文章集萃。书中记述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美食美酒以及文化艺术的独特观察、思考与感悟,彰显着时代特质与生活气息,它们是都市生活与美食文化的痕迹、掠影与脉络。作者用客观、冷静的笔触评美食、谈美酒、论艺术,追溯城市审美变迁,评析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趣味转变,感受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文化热点的兴衰,讲述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与杯酒人生。
《雪庵清史》为晚明山人乐纯病中聊以自医之作。全书共分清景、清供、清课、清醒、清福五卷,分别表现了作者日常所见、所赏、所做、所思、所享。作者日常与三五友人游闽地奇山秀水,每有所得,行诸笔下,是为清景。又意颇好古,平日所赏玩有古鼎、古琴、古剑、古镜、古砚、古墨等雅物,则为清供。又植香花香草于斋头,焚香煮茗,兼习静以修心,寻真以体物,名为清课。作者忧世人沉溺于浊世而不醒,洞若观火地勾勒出世人种种惹人生厌的行径,则为清醒。能于五浊世中保持清醒,清供伴身而不玩物丧志,则可享清福。《雪庵清史》为我们了
本书收录了贾大山代表性的作品,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莲池老人》等一批短篇佳作。其中《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扎根中国农村,直面现实,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笑与泪、歌与哭,传递出积极的道德秩序和优雅的文化价值,具有持久的文学价值和独特的阅读魅力。
他的故事造就了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有乐观的辛酸、优美的丑陋、诡谲的幽默、愚钝的聪慧、冥顽不化的思路和困苦中的温馨……他的作品中寄寓的人民性是朴实而深刻的,从而能成为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
《光洲评论》是杨光洲先生自2019年9月起在浙江省某机关党报开设的个人评论专栏,现仍在刊发。此专栏评论、杂文,注重独立思考,强调独家发声,富有辩论性、哲理性、可读性。所发作品,发微阐幽,激扬文字;近及当下,远涉上古;旁征典籍,博采异域;主题积极,弘扬正气。本书以《光洲评论》为书名,《正编》作品撷选自《光洲评论》专栏,《副编》作品是《光洲评论》专栏开办前作者所写的部分作品。
我顺从、讨好,只为在这世界不被抹去在禁忌的世界里,辣椒成了反抗的火种
为了全民健康与繁育,卫生部对温顺的女性贴上爱洛伊的标签,她们的存在仅限于满足性和繁殖,任何拒绝丈夫的行为都被视为犯罪;而聪明、独立的女性则被称为莫洛克,她们被分配到社会最底层,并接受绝育手术,以防止有缺陷的血脉继续延续。
万娜自幼聪明,但她懂得伪装愚笨。她的爱洛伊妹妹莫名失踪,为了寻找其下落,万娜卷入被政府严令禁止的辣椒交易中。原来,辣椒除了带来味觉上的快感,它还可能赋
小说《有生之年》将生长环境不同、职业不同的四位中年女性面对无奈生活时的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她们普通,但也钻营;算计,却又抗争;是蛮横自私的势利眼,也是义无反顾的冒险家,也是默默打着算盘的闷骚者。
不是所有抵抗都需要声嘶力竭的呐喊,不是所有爱意都沐浴着阳光。在小说中,这些女性既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也没有歇斯底里的怒吼,只有不动声色的挣扎,在作者细密的讲述中迸发出巨大的情感力量。
作者孙郁郁文笔极佳,又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只写小人物的琐事;人
民俗学家邓云乡以他的亲身经历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从岁时风物的角度,生动勾勒出一幅老北京的风土民俗画卷。书中内容丰富,文笔富有情致,寄托了老一代学人浓浓的乡愁。
英杨身为中共上海情报科谍报员的身份暴露,被军统要挟要么做双面间谍效力重庆,要么公开地下党身份。两难之间,英杨与组织恢复联络,并获批成为特派员,接受了代号为沉渊的深度潜伏计划秘密潜入重庆休眠潜伏,等待组织召唤。
英杨踏上了重庆之旅,为了获取军统信任,英杨与战友疏远,与亲人反目,背负叛徒之名到达重庆,开启沉渊行动……
本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宋诗也决不是离开了唐诗便失却了意义的。在满身困难的当中,凭宋诗人的努力挣扎,造成了一部有声有色的在文学史上占特殊地位的宋诗坛,其成绩自不可侮。胡云翼是中国近代诗词学、诗词史和战争文学研究的专家,而本书《宋诗研究》则是著者从诗学史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宋诗在继唐诗发展巅峰之后,在宋代独树一帜的风格特征和文学影响,阐述了宋诗另辟蹊径,走出了与唐诗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