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文学的笔触,还原中国共产党人新疆革命斗争中的历史真实。本书着重还原陈潭秋烈士临危受命,提供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驻新疆代表,带领在疆共产党人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历史贡献,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新疆大地上的光辉历程,刻画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一批革命烈士鲜活的人物形象。
贺敬之是新中国政治抒情诗代表人物,《回延安》精选了贺敬之的三十六首诗作,创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收入其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包括《十月》《雪花》《我走在早晨的大路上》《行军散歌》《送参军》《回延安》《又回南泥湾》《西去列车的窗口》《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等。同时收入其经典歌词作品,如《南泥湾》《胜利进行曲》《平汉路小唱》等,以及诗人晚年所创作的古体诗《谒黄陵》《登延安清凉山》《咏南湖船》《游黄山感怀》等。
本书是关于苏轼诗歌注本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以文献考证与文学阐释结合的方法研究宋代苏诗注本,有开有合,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探讨宋代苏诗注释的共性与不同注本的个性,试图在宋代诗学和注释学的背景下,集中讨论现存的三种宋代苏诗注本,既考察其版本情况、注文来源、注家身份、编排体例等文献学问题,同时分析其注释特点、阐释方法、与宋代诗学的关系等诗学阐释问题,亦关注其在雕版印刷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南宋社会有关编刊传播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研讨,本书致力于揭示宋代诗歌注释的时代特征以及苏诗注本注释的共同
东亚女儿在这个世界的独自冒险家庭内部:父亲缺席,与母亲混沌共生。黏糊糊的爱里为什么总夹杂着伤害?家庭外部:三姨夫的拳头里有糖果,也有落在三姨身上的拳头雨。他们为什么不离婚?网络世界:人人都顺着网线爬进去表演,某一天,她也尝试敲下自己的开场白。越安静孤独,内心越纷扰……-承接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中母女关系的女性书写,《我周围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少女的成长,勾勒出几代女性群像,试着勘探母女关系中爱
本书集结了德国先锋科幻作家保罗·歇尔巴特的六篇幻想奇特、充满异星吸引力和哲思表达的重要作品,以惊人的想象力、诗意的笔触和过人的理论能力,构思了一个个特点迥异的外星世界和生物种群,展开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与人、工程与艺术、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有生命的材料与无生命的材料的哲学和科学讨论,并且由此发展出一系列美学议题,其新颖程度和思维缜密程度都令人叹为观止,表达了对文明交流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
这是一部书写电力人日常的诗集,诗人王鹏出生于1989年,为国网电力公司的一名职工。全书收录其诗歌近百首,分为短句 枯萎的河床中章 浴血的太阳网事 山城有灯火长歌 光明的历程四个小辑,记录着电力英雄儿女笃定上下同欲者胜的坚定信念,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奉献光明的点点滴滴。诗人王鹏有着敏感而敏锐的视觉与听觉,以及瑰丽别样的奇思妙想,他的诗干净、纯粹,独特、丰盈,有比较强的张力,展现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对电力事业的深情。
《坐忘山河》是一部历史文化散文集。《坐忘山河》的图书内容共分三辑,收入作者近年来所著文章三十四篇。
第一辑阅读山河。从黄河湿地到江南水乡,从江岸野渡到古道关隘,此辑主要收入作者游历祖国山川古迹所作的文章,多从历史人文和地理物候的视角切入,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是一场笔尖上的风物之旅、文化之旅。
第二辑史径探幽。文中或追溯荆楚历史、怀思殷商文明,或解读半坡文化的人面鱼纹元素、解密巫文化的女儿国传说,融入作者的考古经历,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第三辑飘萧韵
《淬火》是一部个人现代诗歌集。精选了诗人博凡自2018至2022五年间创作的二百余首现代诗歌,按照创作年份分为五辑。作者用诗歌描绘自然景观,感叹山川地貌的壮美;谈古论今,一览时间的纵深;记录植物生态,发现自然之美;感受风土民俗,与每一寸大地交互;品味个人情绪,探索内心世界。一字一句都出自作者本人真切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或抑扬顿挫,或纵情渲染,或浓墨勾勒,或浅描留白,将生活酝酿成诗,与读者产生共鸣。
本书多维度探讨老舍与文化的关系。从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看对民族化的追寻;从与外国文化,观对现代化的探索;从与五四新文化,探对新传统的承继发展;从文化接受与创作,掘其超越创新。以此彰显老舍作为文化型作家的价值与贡献。
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梳理中国诗歌史上诗词与音乐的关系,而后提炼出古乐谱诗词吟唱独特的美学价值与当代意义。第二章为《诗经》赏析与吟唱。首先带领读者走进《诗经》的世界,而后的吟唱部分精选出《诗经》里的数首经典作品,对其进行文学与歌曲两个层面的赏析。第三至六章结构同第二章相似,分别讲了《楚辞》、汉代诗歌、唐诗、宋词的赏析与吟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