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本书收录了诗人的长诗《故乡许我再少年》和若干短诗,是其近年来的诗歌汇总。其中长诗《故乡许我再少年》写作者与故乡的羁绊,表达对故乡的深情:我出生在湘西十万大山的罗坪乡/总以为除我以外山外还有一个我/慢慢长大了读书了即走出大山/来到远方来到比远方更远的远方/寻找另一个我寻找我丢弃的我。短诗部分则写世间万物和他的生活琐事,比如:《一枝一叶总关情》《青苔》《520致一棵柳树》等。诗人的诗歌禅意盎然,有着独特的审美与情趣。
作品集。本书为虚构散文故事合集,聚焦作者在海外的求学经历、生活琐事,以及文学写作的心路历程。收录作者在生活中受到启发而创作的作品。一个非典型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求学时的彷徨与迷茫,通过个人抒情写作反映自己对于文学以及时代脉络不断摸索、理解,和求知的心路历程。扎根于浮躁多变的时代,作者希望用跨文化、跨语境、跨时代的写作来探索当代年轻人如何找寻自我的声音与价值,与东西方传统和文化差异和解,并达到自我身份认同的一段旅程。
本书讲述:被驱逐出圣玛利亚五年后,“收尸人”拉尔森重新回到这座城镇,他想成为老佩特鲁斯造船厂的总经理,同时希望以诱惑老佩特鲁斯女儿的方式进入到这个看似光鲜的家庭中去。造船厂早已破产,可拉尔森决定为自己维持缥缈的希望,于是继续同仅剩的两个员工一起在废墟般的造船厂中忙忙碌碌。在人生这出大戏之中,每个人都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拉尔森不知道的是,他此时演的也许正是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场戏。
长篇小说。雨夜,桃花源小区六号楼内,一扇半掩的房门里飘出如泣如诉的歌声,娇艳妩媚的女老板鄢然神秘死于家中。案件侦破仅用了一天,一个个被欲望支配的角色粉墨登场。楼里的十个业主似乎都难逃干系,他们与鄢然有着或多或少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凶手就隐藏在他们之中。美艳动人的鄢然褪去层层华丽的外衣,她出生底层,经历坎坷,梦想化蝶,却成了一只无法摆脱厄运纠缠的扑棱蛾子,短暂的一生令人唏嘘感叹。机关算尽,主谋者反而落入自己布下的陷阱。案件曲折回环,看似告破时,又陡然逆转。最终,凶手竟以匪夷所思的面目示
奔赴异乡,是为了寻觅本心的自由。
青年作家苏枕书代表作散文集。京都十五年,以漫长的客居觅得本心的自由。
苏枕书游学京都已历十五载,在异乡,是一种状态,亦一种心境。从旅行到客居,从离散到安定,漫长的客居宛如一道透亮波纹,映亮茂密的内心。她住在遍植松、柏、橡、杉、樟的山中,以灵动而细致的城市素描,借率真而自然的恋物视角,真诚记下客居长久之地的变化与永恒:买书、散书、种莲、赏樱、品酒、听雨。有对日本社会的观察,有对寻常生活的探访,亦有对内心犹疑与哀痛的探问
沈酌受邀出席和平奖颁奖典礼,白晟随同前往。巧合的是,获奖人是在白晟留学期间对他多有照顾的教授托恩,而颁奖人则是国际监察总署长尼尔森。典礼前,尼尔森竟被荣亓设计,在众目睽睽之下杀死托恩教授。为了自保,尼尔森掳走沈酌,企图就此掌握HRG计划,维护自己的地位。白晟则联合卡梅伦对沈酌展开了营救,而与全球人类及进化者命运休戚相关的HRG计划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
本书为文汇报“笔会”副刊的年度作品结集。编辑部从2023年发表的文章中精选47篇,按内容编为六辑,记录阅读心得,追忆人物往事,寻找艺文活动中的点滴趣味,珍惜日常生活里的吉光片羽。作者多为华语散文界的名家高手,也有九零后的文坛新秀,作品见报后的社会反响也极佳。笔会是中国报纸的老牌副刊,文汇报的第一品牌,此番优中选优,将散诸报端的美文结集出版,既满足了读者收藏、欣赏的需要,对青年学生的语文学习、作文写作也大有裨益。
本书是一部将我国辞赋纳入到东亚汉文化圈中予以关照,着力探讨其域外流衍的专著。是书以中日文学关系极为紧密的唐代与平安王朝为研究时段,以唐赋中最具代表性的律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全书含绪论在内共七章,从传播考论、影响考论、域外返观三个层面展开,既梳理出了唐代律赋在日本传播的事实,也抉发出了日本对律赋的受容及变异。全书以文献学为基础并活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紧紧围绕传播与影响两大主题展开论证,前后勾连、互为经纬;依据唐代律赋与日本平安朝汉诗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将二者熔铸为一体来
身处二十一世纪新时代,我们正面临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人文学科新挑战。与此同时,教育部新文科建设为文、理、工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交叉学科融合提供了契机与支持。科幻小说以预见性与创造性为我们认识、理解并应对近未来技术世界提供了多层面、多元化路径。因此,基于这种新语境,在新文科建设视野中深入认识科幻小说的认知模式与社会建构将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与现实意义。本论文集将从四个方面展开新世纪科幻文学研究。它们分别为:一、科幻小说的身体研究;二、科幻小说的情感和空间研究;三、中国科幻小说研究;四
中日韩为代表的东亚儿童文学与西方儿童文学的发生土壤及发展环境不同,彼此之间存在很多的共通性与联系性。本著作导入“东亚认识论”,围绕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思潮影响下的东亚儿童文学展开讨论,以求更好地廓清东亚儿童文学与西方儿童文学之间的异同,明确东亚儿童文学身上所具有的“主体性”特质。基于时代背景及所处的“儿童文学场”等基盘的不同,东亚儿童文学更呈现出与“文学运动”相关联的特征。另外,考察左翼文学思潮影响下的东亚儿童文学,也为回答“儿童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提供了思路。儿童文学要担负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