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话》是吕思勉为大众所写的一本历史科普读物。作者从“宦官”“外戚”“黄巾”和“后汉的地理”等方面写起,还原史实真相,对董卓的扰乱朝纲、曹操的崛起、司马氏的兴盛衰亡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还为一些被文学丑化的人物“辩诬平反”。语言通俗生动,既纠正了人们对三国历史的认识偏差,又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书是魏晋南北朝史前辈专家陈琳国先生献给大众的魏晋南北朝断代史,全书用通俗的笔触描绘了魏晋时期的北方乱世。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中国统一,仅36年后,前赵灭晋,晋王室携百姓南渡长江,中国再次陷入大分裂时代。此后北方内迁中原的诸族:匈奴、鲜卑、羯、氐等纷纷建立政权。大分裂伴随着大融合,在这一时期,北方诸族与中原人混同一地,彼此影响。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南迁都城到洛阳,从上到下全面向汉文明靠拢,民族大融合达到顶峰。北方可汗的后代渐渐湮没在中原的茫茫人海中,北方胡族也在中原留下了不
"本系列作品《从秦皇到汉武》,分为三册,共计100多万字,近400幅地图。《秦灭六国》,分为三大部分:秦部落受封伯爵,统一关中,称霸西戎。商鞅变法,秦国实行军功爵制。战神白起诞生,长平之战奠定一统趋势。秦始皇灭六国、巡游天下,赵高、李斯沙丘之谋。《楚河汉界》,分为四大部分:陈胜、吴广从起兵到覆灭,巨鹿之战,刘邦入关中,鸿门宴,项羽分封诸侯。彭城之战,荥阳之战,楚汉以鸿沟为界,垓下之战,韩信十面埋伏,项羽乌江自刎。《大漠西域》,分为四大部分:冒顿单于称霸大漠南北,卫青收复河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心态史视阈下的秦史研究”的结项成果。纵的方面从秦人、秦国到秦朝,横的方面从秦族、秦社会各阶层、秦历史人物,纵横交错全面探讨秦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心态、秦社会各阶层的心态、秦著名人物的心态与秦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部秦心态史研究的专著。秦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不同于中原各诸侯国的路径,长期处于战争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独特的群体心态。秦的许多人物经历复杂、特点突出。相对来说有关秦代的文献史料较为集中,简牍史料与考古资料丰富,年代又相对较短,可以对这个时代的族群心态、阶层心
《秦汉魏晋南北朝简史》内容简介: 本书以政治发展为主线,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阶级状况、民族关系以及思想文化学术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立论严谨,材料扎实,详略得当,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简明清晰的历史画卷。 本书原为田余庆教授为《中国史纲要》撰写的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比较充分地展示了作者对这一时段的基本学术认识,为纪念田余庆教授百岁诞辰,特推出单行本,除修订少量文字讹误,主体内容保存原貌。
本书选取了唐朝十四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包括王朝奠基人李世民、数位宰相和将军、一代女皇武则天、太平公主,以及最后的掘墓人高骈等,用他们串联起了大唐跌宕起伏的历史,不但彰显了盛世大唐的恢弘与豪迈,也体现了历史不乏阴险与背叛、隐忍与冤屈,既展现了大唐王朝的兴衰沉浮,也让读者看到了风云人物的命运长歌。
这是一部重新讲述辛亥鼎革历史的学术著作。作者从清廷、袁世凯、革命党、立宪派、列强、舆论等多个维度详细考订了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总计125天中每一天所发生的事,然后依照史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这一历史剧变进行新的叙述和分析。书中不仅提供了大量新史料和新史实,而且在袁世凯如何应对革命、袁世凯的政治诉求、清帝退位诏书的拟定及颁布、袁世凯是否逼迫清帝退位,以及孙中山缘何让位于袁世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新的认识,极具启发意义。
本书是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的一种。发生于1900年的庚子事变,作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从来是晚清史研究中的显学,相关著述可谓浩若烟海。然即便珠玉在前,庚子研究也并非题无剩义,其隐而未彰之处尚多,庚子西狩便是其中之一。本书整理收录了6种与西狩相关的史料,其中有亲历者纪实自述性质的《庚子西行记事》《长安宫词》《西巡大事记》,以及汇集新闻、时论材料而形成的《回銮大事记》《西巡回銮始末记》,以供学界及相关领域的爱好者参考。
本书稿是再版书,原书名是《甲午战争简史》,2014年首次出版。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本书稿从战争缘起、走向战争、战事初起、黄海大战、陆地之战,以至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与日本政府艰难的谈判过程,全面而立体地展示了甲午战争的完整过程。既有宏观大视野,又有微观的细节描写,是一本让大众了解甲午战争历史的普及读物。此次再版,作者重新写了一篇长序,对书名《甲午,不止是一场战争》做了详细解释,并对内文进行了重新修订修改。2024年时值甲午中日战争130周年,出版此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
本书是近代中外交涉史料丛刊的一种。条约研究会是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修约决策机构。1926年10月,顾维钧开始筹划成立条约研究会,邀请专门人才处理到期修约相关各项问题。1926年11月9日,该会举行成立大会。自1926年11月18日第一次常会,至1928年5月3日第48次常会,该会共存在了一年半的时间。该会由顾维钧主持,参与人员包括王宠惠、罗文干、王荫泰、钱泰、刁作谦、胡惟德、汤尔和、严鹤龄、张东荪、郑天锡等。该会讨论的问题包括修订或废止旧约及相关的应对措施,特别是如何处理关权、法权、航权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