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犯罪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等基本人权,打击恐怖主义、使民众免受恐怖活动的侵害,是保障人权的重要举措。我国政府始终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坚持依法打击恐怖主义和保障人权相结合,倡导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积极通过教育、促进就业等方式推进去极端化,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有效遏制恐怖活动多发频发势头,有力维护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反恐怖实践表明,既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可选,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模式可供借鉴,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将宏观防控与微观防控相结合,制定与实践同步的反恐
基于作者在德国留学和回国任教期间共计近15年学习和教授阶层式案例分析方法的经验,结合我国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通过本书系统介绍阶层式案例分析方法的要旨,并对刑法犯罪论和财产犯罪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全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阐释刑法阶层式案例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二部分将通过6则案例(既有教学案例也有实务案例),系统展示阶层式案例分析方法的实际适用,同时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对犯罪论中的因果关系、认识错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着手、未遂、中止、共同犯罪等核心问题和财产犯罪中的盗窃罪
治理轻罪的过程,也是社会治理的过程,因为犯罪一定是社会机体最严重的一种病灶,司法机关通过对这种病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就可以实现社会的整体健康。或者说通过轻罪治理对社会进行定期体检,从而对社会发展规划、运行、管理提出系统的优化方案,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治理,促进社会的精治、共治、法治。
本书旨在全面考察境内外的轻(微)罪文化及相关理论,并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犯罪观念及法律体系的现实,结合国情打造中国式的微罪立法及其体系。本书阐述了微罪的概念及相关范畴,提出了建构和打造中国式微罪立法及其体系的方法,全面阐述了建构微罪立法及其体系的正当性,微罪立法及其体系的实体立法,微罪实体立法的条文设计,微罪程序立法及其配套措施,最终完成《微罪法(专家意见稿)》,供学界批判和讨论,并为立法与司法机关决策提供参考。
刑事正义是一个国家的底线正义,而刑辩律师正是底线正义最有力的维护者,“为人辩冤白谤,是第一天理”,亦为刑辩律师之天职。近三十多年以来,我国法治建设事业全面推进,刑事辩护制度和刑辩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对于那些刚刚涉足刑事辩护的青年律师、实习律师甚至有志于从事刑事辩护的法科学生而言,他们急需打好刑法和刑诉法的基础,为今后的刑事辩护工作做好准备。相对于辩护技巧的那些“术”来说,刑法与刑诉法基础的这些“道”,对于初学刑辩者更加重要。但是,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针对初阶刑辩律师或有志于从事刑辩的法
本书主要采用刑法教义学的方法,撷取真实案例,围绕着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热点案件和“两高”指导案例展开研究。本书共分为十章,分别针对十个案件展开较为细致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刑法教义学的方法,但个别章节采用了社科法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内容上,除了涉及刑法适用问题,还涉及证据问题、程序问题,以及刑民交叉问题;在研究类型上,区分为针对案例的研究和关于案例的研究。全书以案例为引线,理论为支撑,充分展示了刑法教义学实践功能,同时兼具学术性和实践性,是一部独具一格的案例研究作品。
在传统以自然犯为类型基础构建的刑法体系中,犯罪行为与违法行为之间有相对较为清晰的界定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多样化,基于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而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日益增多,一些行为因违反行政管理法规开始逐渐分化,具有严重违法性的危害行为逐步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并逐渐扩容,甚至占据了刑法犯罪类型的主要位置。从我国历次刑法修正案的增加内容看,绝大部分都是行政犯的罪名,正如储槐植教授所言,当前中国刑事立法,“法定犯时代已经到来”。从立法视域来看,存在着大量的行政犯的规定,这隐含着
2023—2024年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社会预期持续改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政策既有扶助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研发的,也有减轻纳税人负担的,如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总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同时,税收征管大步走向智能化,从“以票控税”到“以数治税”,再到“智慧税务”,在极大便利税收征纳双方的同时,也潜存着税务风险爆发的隐患,如何认识和防控税务风险,已成为纳税人面临的紧
本书内容已经外聘专家和清华大学党委审读审核通过(清委文[2023]92号)后同意安排出版。本书是根据最新经济法律制度编写的经济法教材。全书共14章,详细讲解了经济法的基础知识,本教材主要选取经济类本科专业需要学习的经济法规内容。考虑到经济类专业学生缺少法学基础,本书参照各类经济法资格考试教材和权威教材,对基本法学知识做了简单概括,重点介绍与经济类其他课程相衔接的财经法律制度,涵盖了经济法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力求既把有关实务与方法讲清、讲透,又对有关问题作一定的理论分析,使读者掌握其实质所
本书全面介绍测绘法律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主要制度,详细介绍了测绘行政管理、测绘技术管理和测绘项目组织管理的重点内容,全书分为13章:测绘法概述、基础测绘管理、界线与其他测绘管理、资质与资格管理、测绘成果管理、地图管理、测量标志保护、测绘执法、标准化管理、测绘项目组织管理、测绘项目技术设计、成果质量检查验收、测绘项目技术总结。本书内容全面,第二版主要根据新修订的法规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此外更新了一些数据,增加了新的技术知识内容。本书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可作为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测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