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代禹奕泽在遭遇中年十字路口之后,毅然回归自己的人生始发地泰山碧峰管理区。面对这座有着二十五亿年历史的文化圣山,在老炮台、老迟等一批林业前辈的引领感召之下,在对泰山上的生灵、草木、山石的深情凝望中,他前行的步履逐渐被理想之光照亮,勇于担负起自身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以创新的思维、宏愿的情怀、辛劳的付出,深刻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获得个人心灵救赎和精神成长的同时,他彻底找回了自己,在涌动着无尽春潮与璀璨霞光的新时代征程上,继续奔赴极顶。
本书为作者在博士毕业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本书围绕拉美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文学思想,以后殖民与后现代文学相关理论视角重点考察和探讨了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意识形态问题。作者以种族、权力与文化身份作为切入点,对马尔克斯的作品进行考察,全书从后殖民景观,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权力架构变化以及身份身份多个方面梳理研究重点,最后梳理了马尔克斯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与传播,全面呈现了马尔克斯文学创作思想及社会意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将着眼点置于中国与朝鲜半岛文学关系转变的近现代语境中,在研究体系、研究视角和学术视野等方面求新求异,对中国与朝鲜半岛新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整体探究,旨在增强中华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为中国新文学域外影响研究发掘新的学术生长点。 中国新文学与朝鲜半岛新文学之间,既存在“同轨性”,又存在“异质性”。在西方和日本巨大影响的夹缝中,朝鲜半岛新文学还是通过与中国新文学的交流,在萌生、演变和拓展等诸多方面接受了中国新文学的影响。“同质性”主要表现传统与现实的“同位意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中国新文学
《无名之猫》收录四篇有关“猫”的悬疑推理小说,分别是拟南芥《无名之猫》、塘璜《小雪与柴郡的密室》、慢三《猫的报仇》和鸡丁《猫脸》。 《无名之猫》:“我”回到阔别五十余年的老宅,儿时的玩伴已神志不清。当晚,猫影掠过,“我”竟离奇穿越回过去,遇到了早已因故丧命的童年伙伴…… 《小雪与柴郡的密室》:名侦探“小雪”梦游“爱丽丝仙境”,却遭遇“疯帽馆”密室消失事件,她与疯帽匠、柴郡猫、三月兔、睡鼠一起,开始寻找消失的茶壶…… 《猫的报仇》:岳母家养的猫刚生下两只小猫,却接连离奇失踪,“我”作为侦
本书是世界儿童文学理论的起源之作,也是儿童文学研究者的常备工具书。与《欢欣岁月》一起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理论双璧。凡是关心和热爱儿童文学、关心孩子的人,都绕不过这一本书。 《书,儿童与成人》创作于1932年,为法国及全世界打开了一个当时少有人关注的领域:儿童文学的创作与出版。这让当时的作家及出版人看到了为儿童写作的独特魅力,意识到为儿童创造一本小书的珍贵意义。阿扎尔不仅从纵向(即时间)叙述了儿童文学的现实发展状况,对儿童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及
写不出的博士论文,忍不住下笔的个人写作项目,岌岌可危的经济状况,濒临破碎的婚姻,原生家庭的变故……一个青年博士的学术挣扎和感情生活的困顿,在詹姆斯·伍德这部小说中得到了生动、犀利、风趣的展现。本书是他多年来真实生存经验及文学洞见的结合之作。由于自身的评论家特质,伍德在刻画这群英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群像之时,也用自己那种特有的柔情、优雅的品格,宽恕了他们的失常和冒犯,并为读者带来了这种社会较量以外的慰藉和情感力量。本书语言独到,灵气逼人,不仅
本套丛书是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集中体现了季老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和人格之美。《清华园日记》记录了青年季羡林在清华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习时光。书中不光有对天气、考试、老师和朋友的吐槽,也有对玩乐的沉迷,对读书的坚持,对爱情的向往和未来的忧虑,有感即发,文不加点,从文字上看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与峨冠博带式的文章迥异其趣,将这位文化大家的有趣
本书共收录了190首诗歌,以亲情、友情、爱情和乡情为基调,把作者几十年来在滁河岸边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作者饱含深情地歌颂了乡村的兴旺发达,歌颂了为祖国建设而默默奉献的人,歌颂了故乡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生动地再现了悠悠往事。
本书为第39届青春诗会诗丛之一种,是甘肃青年诗人李越的一部诗集,精选诗人多年来创作的诗歌百余首。李越的诗歌意蕴厚实、技艺娴熟,简单中孕育着复杂,悠然里透出锐利,是对现实广阔世界的自我认领,也是针对大地的劳作。这些诗涉及劳动、记忆、梦幻、还乡、城市、自然等多个主题,语言精炼,意蕴丰富,经验深切,意象独特,简单中孕育着复杂,悠然里透露出锐利,梦幻中兼具神秘,呈现出诗人语言、思想和写作的复杂性与趣味性。书名劳作圆环寓意劳作过程的周而复始、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周期之圆,正所谓圆环是最古老的时间经验。
本书是青年诗人康承佳的诗歌精选集,同时也是第39届青春诗会诗丛之一种。书中的诗歌大多聚焦于生活日常,有关爱人,有关家庭,有关故土,诗人在缓慢中细细体味生活,咀嚼内心的幽微处。康承佳是一个纯真的人、天生的诗人,她用一双干净而明亮的眼睛抚慰世界,以自然而又别样的言语,穿透日常经验,突显生命质感,《一种具体》写的是个人日常生活中有形无形的具体,但在诗人温暖的想象中,普通的人事瞬间都成为令人惊喜的诗,体现了现代汉语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