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中国政治学》2023年第一辑,设有建构中国自主的政治学知识体系、历史政治学、比较政治三个栏目。探讨新时代政治学的学科自觉与自主、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政治学科发展的未来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中国本位,放眼世界政治,倡议从比较文明的视野出发,贯通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引领和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发展。
本书运用自组织理论、协同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总结高校组织育人的运行特征,既包括对高校组织育人的一般性研究,也有对特定高校的个案研究,点面结合,基于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跟踪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总结提升高校各级、各类组织协同育人的优化策略。
本书基于研究的聚焦性与针对性,从高层党委领导、中层党组织负责人影响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三个维度提炼主题,通过文献梳理、实证调查与比较研究,对民办高校党组织建设进行分层探索。首先,对民办高校党委领导作用实现方式和保障机制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民办高校党委领导作用实现的阻碍因素、典型经验与保障机制;其次,对民办高校中层党组织负责人影响力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民办高校中层党组织负责人影响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最后,对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困境与
本书从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公共政策与儿童福利、城市建设与儿童友好三大方面探讨了品质生活与儿童发展的问题, 为儿童健康成长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提供对策建议、推广科学方法, 共同为儿童健康、家庭幸福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该套书将中国孩子应该知道的美德懿行,分为孝亲、从善、崇礼、惜时、守信、尊师、律己等30个专题。分为5册,即《爱国为民》《孝亲敬长》《勇敢自强》《重情重义》《诚信惜时》。本书为《勇敢自强》,包括勇敢、正直、自强、绝恶、从善、慎独6个专题,每个专题精心编写10个生动的故事。故事配以精美插图,图文并茂,引导中小学生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美德,为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青少年,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丰富滋养。
本书共分为四编,每编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加上引言共计13章。其中引言部分介绍了从人口转变到家庭转变的基本思路,即借鉴人口转变理论中的要素分析方法,将其运用于家庭转变中,关注家庭变迁中的变与不变,以及波动与转变。
提高社区治理效能是基层社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效能思想、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答题,既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目标,也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如何提高治理效能,既需要社区工作者更新认知,也需要迭代思维,更需要适配方法。本书以“活力”作为社区治理的效能表征,提炼出“一活五动”党建引领社区工作者高效能工作体系:红动+联动+互动+智动+活动=活力与秩序并重的熟人社区。课题从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视域、从基层党建的站位上出发,有的放矢研究构建什么样的
本书是一本关于社区治理研究的学术专著。全书立足于社区治理的历史、发展特点及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等相关内容, 对社区治理方面的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归纳和讲解; 以发展的眼光透视社区治理的多元路径, 为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书内容涉及社区概念的解析、社区的构成要素、社区的类型划分和治理的内涵等, 并对社区治理的基本模式进行了探讨。全书对于探索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和推广优秀的社区治理机制,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基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省)农村居民调查数据,首先以节能行为为例考察农村居民“公”领域亲环境行为的发生机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农村居民“公”“私”领域节能行为一致性的形成机制;二是探究心理因素对农村居民“公”领域节能行为的联动效应及驱动路径。其次,研究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的发生机理,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外部环境和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二是探究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引导政策的实现路径。最后,提出引导农村居民生活亲
本书分为概念框架、中国战略思想的历史维度、中国战略思想的认知维度、中国战略思想的理论维度、中国的中期愿景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对外政策的预测和研究;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