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政党组织研究的经典理论著作。萨托利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了政党体制,帕尼比昂科对政党结构这一难题发起了挑战。自迪韦尔热以来,社会学家和政治科学家们即从对作为组织的政党的研究转向了政党与选民关系的研究。帕尼比昂科认为,这一取向存在问题,他要把这一转向纠正回来。他遵循米歇尔斯和迪韦尔热,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一是政党形成阶段对政党结构的影响要深得多,本书探讨了组织“形成史”与制度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重大的社会、经济或政治变化影响政党的组织结构。帕尼比昂科敏锐地意识到,当时社会
抽选,一个失而复得的民主机制。
抽选即以随机抽取的方式选拔代表或官员,原本是古代雅典民主的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曾在罗马共和国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邦共和国政治生活中广泛运用。一直到18世纪末,西方思想家几乎一致认为,抽选是民主制的特征,而选举是寡头制或贵族制的特征。然而,从19世纪开始,抽选与民主绵延两千多年的关系被割断了,取而代之的是选举变成了民主的标志。近四十年来,以选举为特征的代议制民主越来越陷入寡头统治的铁律困境,本已失传的抽选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世界各地出现了一
习讲话单行本。5月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这次峰会为中国同中亚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开辟了新前景。中方愿以举办这次峰会为契机,同各方密切配合,将中国-中亚合作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中国愿同中亚国家加强现代化理念和实践交流,推进发展战略对接,为合作创造更多机遇,协力推动六国现代化进程。
本书分为七章内容, 第一章至第三章, 主要阐述“六性工作法”的历史来源、名称、内容及相互关系。第四章主要讲六性工作法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 第五章主要讲六性工作法与全面质量管理的融合, 第六章主要讲六性工作法与国企风险管理的融合。
本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活动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研究。从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党的学习对象论、新时代党的学习任务论、新时代党的学习内容论、新时代党的学习方法论、新时代党的学习制度论、新时代党的学习实践论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如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继承与发扬党内学习的优良传统,推进党的学习理论的深入发展。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当今国际发展合作的核心任务。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叠加共振,国际发展事业面临十字路口。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以“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为主题的全球发展倡议。作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一项务实举措,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组织,约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国际发展合作专家共同撰写,从经济复苏、减少贫困、科技创新、伙伴关系等多重维度,深入阐析全球发
作为福利具象化的福利国家制度一直是国家治理和公共管理领域中的重要议题。欧洲是福利国家制度的诞生地,在其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色和逻辑。本书从欧洲福利国家制度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入手,运用管理哲学和制度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史论结合的方式,从多维的视角审视二战后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系统梳理不同历史阶段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变迁的现实动因和理论成因,通过对欧洲不同类型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比较分析,挖掘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在社会历史领域和实践活动领域的深层价值,在审视欧洲福利国
本书在详细论述相关问题的基础上, 充分分析了问题产生的重要国际移民作为全球化进程中除商品和资本之外的第三类流动要素, 在几十年间的发展和变化中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基于此, 本书在详细论述相关问题的基础上, 充分分析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此外, 本书还着重强调了实现国际原因。此外, 本书还着重强调了实现国际移民问题全球治理的有效路径, 即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 在加强国际移民组织全球治理主导地位以及发挥全球移民网络、全球移民与发展论坛多边议程重要作用的同时, 坚持将《全球移民契约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比较系统地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分析印尼的专著。其作者群体包括了当前国内印度尼西亚研究领域的主要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学者,是国内印度尼西亚研究领域的一本综合性、代表性著作。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一带一路”国别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书根据整个丛书的体例,包括基本国情、重大专题和双边关系三个部分。内容的相对全面性。即除了研究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对外开放、经济成长、地域政治外,还要研究各个国家的中长期战略、产业结构、市场需求、投资政策、劳动政策、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