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比较系统地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分析印尼的专著。其作者群体包括了当前国内印度尼西亚研究领域的主要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学者,是国内印度尼西亚研究领域的一本综合性、代表性著作。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一带一路”国别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书根据整个丛书的体例,包括基本国情、重大专题和双边关系三个部分。内容的相对全面性。即除了研究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对外开放、经济成长、地域政治外,还要研究各个国家的中长期战略、产业结构、市场需求、投资政策、劳动政策、科教
本书从有效性与合法性维度对国际制度进行评估,并将国际制度的有效性与合法性具体化为可操作的量化评价指标。利用这一量化评价指标,以印度洋地区的主要国际组织环印联盟作为案例,对评估框架进行了效度和信度的检测。从评估结果来看,印度洋地区国际制度处于高合法性、低有效性的状态。如果印度洋地区的国际制度长期处于这一状态,其高合法性并不会增强其有效性,而合法性也将由于自身的“合法性危机”和缺少相对获益的支持而逐步减少,最终印度洋地区国际制度将退化为低合法性、低有效性的状态。
以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和相关权威机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儿童的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等方面,全面呈现2022年中国儿童发展状况,并聚焦儿童发展领域的热点、重点问题,点面结合,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本书是由中国儿童中心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和政府研究人员撰写的第三本儿童蓝皮书。本书从儿童的营养健康、基础教育、社会福利和法律保护等方面呈现中国儿童发展的总体状况。儿童是人口的重要构成,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关乎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前途命运。党和政府一贯
本书围绕高等学校工会的组织结构、基本职责、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结合学校工会工作实践,创新导、学、爱、帮、管“五位一体”的高等学校工会工作格局,从理论遵循、举措与路径、湖南中医药大学工会实践三个维度,总结了工会工作。书中介绍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的文化建设、校园人文景观、工会活动,图文并茂,旨在将理论直观化,展示工会工作走过的历程;介绍了工会中的先进员工事迹,旨在鼓舞职工团结奋进的精神;附加了部分本校的规章制度,旨在抛砖引玉,为从事工会工作的读者同仁提供参考。
齐尚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学院(原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国际制度与国际规范的理论研究、全球气候治理等方向研究。在《当代亚太》《外交评论》《国际政治研究》等国际关系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本书内容定为四大板块。一是国家和地区的综述性研究, 对东南亚地区在内外纷扰中走向复苏、中东地区地缘政治新变局、日本国内政局变动及经济复苏情况。二是世界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变动和国际社会中的主要双边关系, 内容包括: 印度外交的新发展与走向、欧洲战略自主与美欧关系等。三是世界主要国家的转型研究, 包括大变局下俄罗斯能源战略转型、美国安全战略调整。四是全球治理相关内容, 包括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及治理、全球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趋势、全球治理下的国际移民问题。
《高等院校概论课特色教学案例》以建党以来同济大学发生的与概论课相关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为案例分析材料,按概论课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案例编排,每章3-5个案例,共编写了51个教学案例。每个案例由案例材料、案例提问、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四部分构成。同济大学创办于1907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济大学的故事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同济大学的概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将同济大学
本书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对中西价值哲学相关内容进行核理和比较,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价值、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概念的本质意蕴,进而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本质及影响因素。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理想、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基本内容及特征、西方近现代价值观念的基本内容及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思想渊源-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全面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现实基础,进
本书基于政治认同的学术史回顾以及媒介化社会青年政治认同的意义和现实需求,考察中国语境下网络政治传播场域中的青年政治认同培育机制。通过调查实验和控制实验,揭示了网络政治传播影响青年政治认同的主要机制,即一方面通过信息传播塑造个体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为青年政治认同的生成奠定认知和情感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互动参与孕育积极的公民精神,在赋权参与中促进青年主动的建构性认同;在此基础上,借助生态发展理论和网络政治传播场域概念,将网络政治传播看成一个由各种传播关系交织而成的空间,区分不同层次的网络生态环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迅速,而老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有 效满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成为短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量,使得代际数字鸿沟、医保基金承压等问题更加凸显。面对“十四五”时期 我国即将进入的中度老龄化阶段(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 20%或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 14%),以及 2027 年可能出现的总人口负增长的 情况,全社会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准备成为另外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与挑 战。过去,人们对于人口老龄化的认知往往局限在与老年人相关的事务 上,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