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原清华社会学讲义第四本《社会分层十讲》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由国内社会学家李强教授执笔,介绍了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历史、分析框架等经典内容,以及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基本情况及特点。社会分层领域包含甚广,最近又出现许多新的研究取向,因而介绍起来颇为繁杂,也难以满足所有读者的全部需求。本书根据新的社会形势变化和分层研究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对《社会分层十讲》中的第八讲中国社会结构测量和第十讲中产阶级理论部分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五讲,补充介绍了中国的中产阶层与中等收入群体、精英理论及其流派、中
本书重点围绕中长期时期内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详细分析了老龄金融产业、老龄制造产业、老龄健康产业、老龄服务产业、老龄宜居产业、老龄文化产业等几个主要的老龄产业板块,在未来不同阶段的重大需求,并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不同阶段相关产业的发展目标与重点发展内容,认为未来老龄产业的重大发展需求包括日常生活、适老化产品与康复辅具、商务服务、健康管理服务、慢病管理、医疗卫生、长期照护、康复护理、安宁疗护、适老化环境、文化娱乐、老龄金融等产品和服务需求。同时,根据目前老龄产业的主要发展现状,提出
刑法学的向度
李忠,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国际法所法治战略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中国宪法学会常务理事。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党内法规。出版独著2部、译著1部,在《法学》《法律科学》《法商研究》《环球法律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多项。
本书以大航海时代下全球殖民扩张为广阔背景,以俄日互识为切入点,有序探讨两国早期关系的发端、发展、延续、突破与延伸,呈现两国之间“好奇”“试探”“警惕”“接触”“冲突”与“睦邻”的历史过程,总结出俄日早期关系史的显著特征(特殊规律)和依循的历史普遍规律。本书立足于全球史和东北亚区域史的历史记忆,构筑自成一体的世界史视野下的俄日早期关系史叙事体系。
二战结束后,移民问题在美国重新泛起。从杜鲁门政府至约翰逊政府,美国社会各界就接收外来移民问题展开激烈辩论和博弈,最终导致美国移民政策发生重要转变,即选择移民的基本标准从以种族和民族属性为中心到以与美国公民和永久性居民的亲属关系为基础。二战后这场围绕移民问题展开的争论及其引发的政策变革,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本书对自由国际主义在现代的兴起和演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两百年来,自由国际主义的宏伟计划一直是建立一个开放的、松散地以规则为基础的、以进步思想为导向的世界秩序。今天,这一事业正处于危机之中,自外部受到非自由主义挑战者的威胁,在内部受到民族-民粹主义运动的威胁。这本应时的书首次全面阐述了自由国际主义从其19世纪的根基到今天这个破碎的政治时刻的漫长历程。为自由民主创造一个国际空间,维护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保护,平衡自由与平等、开放与社会团结、主权与相互依存等相互冲突的价值观,这些都是推动自
本书以美国印太战略及美国与印度的战略互动为基本框架,重点考察分析美国与印度海上合作的主要领域、动力来源和制约因素。本书有助于充分认识美国印太战略逻辑和美国与印度的战略互动关系,准确把握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国与印度海上合作的发展态势,为思考探索中国的战略规划和风险应对提供潜在基础。
本书主体内容包含四部分:档案文献及史料综述,介绍中国和美国关于该主题的档案馆藏情况;民族心理学分析,从民族、性别、年龄等角度出发,论述俄侨的身份认同特征;介绍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移民法日趋严格的背景下,美国俄侨对中国俄侨的援助;自华赴美的俄国侨民的履历生平。
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在西欧各国政坛的影响力虽然有起伏,但仍然是西欧社会的主流政党。本书认为,社会民主主义在目前的西欧各国之所以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因为作为一种社会改良主义,它对缓解两极分化、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因为没有触及资产阶级的统治根基,在客观上也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持续运转,所以社会民主主义的一些政策主张和改革也能够被西欧资产阶级接受。面对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浪潮的严重挑战,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不得不进行一系列政策调整和改革。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