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作者公开发表的未曾被其他论文集收录过的论文32篇,根据文章内容分为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发展(1949—1957)5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政治发展(1957—1978)6篇,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政治发展(1978—2012)16篇;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发展(2012—2019)4篇,另有1篇作为全书的代序。所选论文对各时期相关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客观地了解国史。
平安是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中一种最朴实、最单纯、最基本的需求、期盼与愿景,用社会学术语说,就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浙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对这一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探索,提出了极具生活气息的建设平安浙江的发展思路。本书正是对平安浙江建设的粗浅的理论与实践思考,是对全面小康建成以后浙江社会治理与社会秩序建构的展望。全书由导言及理论基础、实践、民生保障、社会善治、地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建构及实现高水平基本现代化等内容组成。
全书由5章,共20篇论文组成。本书是作者为纪念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30周年,以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为主题,遴选了20篇公开发表的论文,编著成这本个人文集,作为作者探讨“三农”问题的阶段性总结。内容涉及当代中国(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的土地政策、农业政策、粮食政策、农田水利政策,以及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等政策演变和历史。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司法制度的变革,法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日益受到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书根植于英国经济活动和司法实践,对法务会计理论及其在税务纠纷、商业索赔、婚姻纠纷、专业过失和人身伤害损失索赔等领域中的运用进行了全面阐述,向读者呈现了会计在财务调查和诉讼支持中的重要作用。本书作者团队具有丰富的实践从业经验,熟悉法务会计工作的要求和挑战,书中引用的大量实际案例,既强调了法务会计的专业性,又充分展示了法务会计师在实践中的角色和技能。,
本书反映了法务会计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中篇为和□发展:开创全方位对外关系新格局,下篇为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书梳理和总结70年来外交战线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对于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积淀和形成一系列优良传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18辑)》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辑刊,旨在为从事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18辑)》有专题研究、二战史研究、研究生论坛、宣传与公共外交史、档案文献、法国与冷战、书评和学术动态等栏目,涉及美国原子能国际管制政策的出台,二战后日本国家身份的转换,占领时期美国对冲绳的文化政策,英国国家档案馆有关二战档案的收藏状况和获取途径,苏联和东德安全部门关于1983年大韩航空007次航班空难事件的会谈记录,20世
中非合作论坛是2019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之一,又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庆,广东省在中非合作实践中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成就。作为地方省,将粤非合作40年来在经贸合作、医疗援非、人文交流三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分为上述三个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贸合作篇聚焦粤非经贸合作,从三个维度来对粤非经贸关系的40年做一个立体式的剖析。第一个维度是数据。也就是从粤非贸易和投资的数据出发,研究粤非经贸关系的数量和结构,发现其中的特征等。人文交流篇聚焦在粤非人文交流的回顾、综述与展
《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研究报告2019:国别投资合作效率评价与分析》选取中欧班列沿线重点交往的21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2008-2017年我国对相关国家投资合作效率的变化水平、区域特征、影响机制,并从投资便利化视角为我国开展对外投资提出相关建议。 《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研究报告2019:国别投资合作效率评价与分析》共分为两大部分:首部分为总报告,根据我国对外投资特点及投资效率理论机制构建了中欧班列沿线国家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投资综合效率、投资规模效率(“硬实力”)和投资纯
本书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中国农民开展彻底拔掉封建制度基础的土地改革伟大运动的历史,全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历程。本书通过翔实的历史记述,告诉读者: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更是建设新中国的前奏。中国的土地改革,铲除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统治经济基础,成为新中国向现代化转化的契机。尽管土改运动也经历不少曲折,但它毕竟取得了伟大成就,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通过土地改革,满足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