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大唐的辉煌一环复返,国势中衰,本书从此段历史入手,全方位还原了行走在刀锋上、命运岌岌可危的大唐帝国下半场的悲怆和凄凉,连年藩镇内战,四处硝烟。唐德宗李适当政期间藩镇割据更是愈演愈烈。藩镇之间,为了争夺地盘兵戎相见;藩镇内部,将士叛节度、另立新主的惨剧轮番上演。作者用小说化方式叙述历史,将中晚唐时期朝廷与藩镇以及藩镇之间各方势力的暗中角力和正面对抗,硝烟弥漫的战争以及杀人不见血的争斗填实呈现到读者眼前。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块著名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对这块根据地有三次赞誉:“方志敏式”根据地、“有很好的创造”的“苏维埃模范工作者”、“坚强的苏维埃阵地”。书稿利用闽浙赣地区地方志、党史资料,及台湾地区相关资料,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根据地的党和政权建设、军事建设、军事建设、文化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根据地当年的风采,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方志敏同志作为根据地的缔造者之一,其精神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方志敏“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的精神及理想信念
本书通过对高句丽、拓跋鲜卑两个民族的国家起源过程的分析,以个案研究为基础,辅以对两个个案的比较研究,总结了中国北方民族由前国家形态向国家演进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学术界流行的恩格斯和塞维斯的两种国家起源理论的异同与正确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既有对高句丽与拓跋鲜卑史料的重新疏理与考辨,也有对理论的反思与比较,并将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是目前国内研究早期国家起源问题的不可多得的优秀著作。
南宋京城临安,在杭州、在中国、在世界的城市发展史上,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就杭州来说,南宋是杭州历史上最为繁华、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杭州城市地位最高的时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很多中外学者认为,南宋都城临安已发展到了超越西欧近世都城的文明水平。对中国来说,南宋都城临安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最大转折点,就城市人口而言,它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城市;就世界来说,它也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际性大都市。本书属于《南宋丛书》系列之一,从发展、建构、文化、演变等等各角度阐述了南宋都城临安的方方面
《黎川逸事》是一部发掘、介绍、推广黎川古代历史文化的文史类图书。全书共45篇18万字,以黎川传统民俗、文化世家、传统村落、历代名贤为主要内容,时间跨度从宋代到晚清。作者通过大量挖掘地方志书和家族家谱、文人撰述、学者论述,广搜黎川古代名贤生活、治学、从政的逸事,从中提取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积极社会意义的素材撰写成文。书中既有勤政廉政的治政典范,也有苦读诗书教书育人的名儒,又有忠厚友爱的乡村公益乡贤,更有古黎川享誉闽赣的风光景致。本书资料来源广泛,题材新颖独特,引用严谨求实,语言通俗易懂,所写
本书通过对江西石城县乡村遗留下来的标语的观察,通过查找史料,以走读的方式写出中央苏区在古村落里留下的印迹,反映出乡村振兴给古村带来的新变化。具体内容包括:“风展红旗如画”;“土豪家的谷子不要钱,发给贫民!”;“上前敌打仗,不替军阀当炮灰”;“工农兵联合起来”;“千年封建都打垮,今天穷人有了家”;“三期战争获全胜,胜利原因要记清”等。
这是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政协征集、整理的第二辑文史资料。白碱滩区位于克拉玛依市区东北30千米处。1956年,石油工人勘探至此,见遍地是茫茫盐碱,故名“白碱滩”。就是这样一个偏僻荒凉之地,如今已是常住人口50980人的热闹市区。为了记录白碱滩人民数十年来艰苦开垦、不懈奋斗的历史贡献,该区政协文史委按照文史资料工作精神与市区政协相关要求,于2019年开展文史资料征集工作,四年间共征集了350多篇“三亲”史料,先前已在我社出版了第一辑,现又筛选出30余篇准备结集出版。该书分为历史瞬间、史料记述
文史资料工作是一项在统一战线的坚实基础上建立起来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为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政协襄阳市委员会把握时代要求,适时推进文史资料工作从以抢救挖掘为主向抢救挖掘与做好经常性文史工作并重转变,从重视史料征集向更加重视史料研究利用转变,使之更好彰显人民政协特色优势,为时代立言,为社会存史,为事业立鉴,组织编纂《襄阳三线记忆》。本书记录襄阳市三线产业的诞生、发展、壮大过程及取得的成就,展现来自全国各地
《解放广西》,由广西革命纪念馆编纂,共20万字。内容包括武装斗争准备、武装起义风暴、开展游击战争、广西战役、城市斗争、建立新广西,并附录了解放广西有关的历史文献、广西解放大事记、各县市解放时间一览表等。全书以广西军民在解放广西中的突出贡献为主线,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广西党组织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批示精神,在农村广泛发动游击战争,在城市积极组织护厂、护校、护城等斗争,全力配合人民解放军南下作战,解放广西全境的历史过程,讴歌了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本书与《成都旧事》为姐妹篇。本书披露了四川历史上少为人知的谜团和奇事,介绍了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事件和人物,并配有多幅珍藏老照片,图文并茂,文史结合,严谨而又不失趣味,展现充满魅力的巴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