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K2 中国史】 分类索引
  •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十五讲
    •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十五讲
    • 武斌/2025-1-1/中国言实出版社
    • 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是全球史视野下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样本,也是人类文明交流与互鉴的一个宝贵经验。本书为“武斌文明史公开课”丛书中的一种,从十五个方面讲述了文明初期到近代,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脉络、主要成就等内容,既有宏观视角又有微观视角,既有历时角度又有共时角度,给读者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

    •   
      ¥44.50¥89折扣:5.00折  当前库存:4
  • 武治三千年
    • 武治三千年
    • 范文澜/2025-1-1/中国经济出版社
    • 本书汇集了范文澜、翦伯赞、陈恭禄、吕思勉等近代学者的经典文章,细数了历代王朝开疆拓土、平叛治乱的事迹,以先秦时期巩固统治开篇,按照历史的更迭逐章叙述了秦汉时期的版图初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与分裂、隋唐时期的开疆拓土、宋辽金元时期的和议与扩张以及明清时期的发展与鼎盛。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了解三千年中华史,看古代王朝如何治天下,如何发展边疆文化、收复失地、维护国家统一,以及是如何奠定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的。

    •   
      ¥29.90¥59.8折扣:5.00折  当前库存:19
  • 楚汉风云录
    • 楚汉风云录
    • 周啸天著/2025-1-1/四川人民出版社
    • 《史记》不但是一部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巨著,是史传文学的承前启后的丰碑,也是国民必须了解的经典之一。周啸天编著的《楚汉风云录·史记精华》用选本的方式将《史记》精华部分呈献给大众,对于普及国学,宏扬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本书对原著文选的导读阐释,实用而便览,包含有三种内容:提示,即在篇首介绍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文学特色;段意,即对原文加以分段,逐段概述段意;注解,紧接段意,对该段的疑难字词进行注解,并对疑难句子进行疏通。读者循此体例,即可窥《史记》之壶奥。

    •   
      ¥39.60¥88折扣:4.50折  当前库存:5
  • 信仰与利益之网:僧侣、海商与中日交流(839—1403)
    • 信仰与利益之网:僧侣、海商与中日交流(839—1403)
    • 李怡文 著, 冯立君,傅亭瑄 译/2025-1-1/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从公元839年最后一次日本遣唐使归国,到1403年日本足利幕府与明朝正式恢复官方朝贡贸易,中日两国的官方外交中断了近六个世纪。但在此期间,随着海商和佛教僧侣建立起日益密切的联系,一个充满活力的中日海上贸易网络蓬勃发展。基于对寺院记录、诗歌、书信、传世图像和实物以及考古发现等多类史料的细致研究,本书描绘了当时东亚海域世界生动多彩的景象,展示了海商与僧侣两个群体如何利用彼此的资源并密切合作,共同促进贸易网络与宗教网络的融合,联合构建了中日之间“宗教-商业”交流网络,以及这一网络如何在朝贡体系的框架之

    •   
      ¥48.00¥80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38
  •  文史缤纷三千年(精选95个有趣的历史问题,讲述从商周、唐宋到元明清直至近现代的历史知识)
    • 文史缤纷三千年(精选95个有趣的历史问题,讲述从商周、唐宋到元明清直至近现代的历史知识)
    • 丁启阵/2025-1-1/五洲传播出版社
    • 书稿所收95篇文字为作者在博客盛世上发表的文史随笔。全书95篇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从商周、唐宋到元明清直至近现代,对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年历史中,许多众说不一、色彩缤纷的文艺与历史两方面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比如九鼎是真实存在过的东西吗?大老粗刘邦为何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诗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指何人?苏东坡为什么那么幽默?古人所讲的义理、辞章、考据三个方面在文章中都有所体现。文章内容丰富,知识性、思想性、可读性较强,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史功底。文字生动、有趣、活泼、俏皮,读来非常有意思。

    •   
      ¥46.80¥7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14
  • 哲学笔记
    • 哲学笔记
    • 马瑞光著/2025-1-1/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本书主要内容:《尚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记录了虞、夏、商、周各代的政治、哲学、艺术、法令、天文、地理、军事等诸多领域的内容。《礼记》通过对周王朝及秦汉之前的政治典制、各类名物制度,以及冠礼、祭礼、丧礼、婚礼、宴饮、聘问等诸多礼仪的翔实书写,将儒家的核心思想贯穿其中。

    •   
      ¥44.00¥88折扣:5.00折  当前库存:15
  • 16世纪欧洲文化记忆中的晚明乌托邦 ——门多萨与《中华大帝国史》研究
    • 16世纪欧洲文化记忆中的晚明乌托邦 ——门多萨与《中华大帝国史》研究
    • 高博 著/2025-1-1/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学者在研究门多萨及其《中华大帝国史》时,多依赖于辗转翻译的汉译本。本书深入16世纪的西班牙语源语语境对门多萨编著的《中华大帝国史》进行了重新解读。本书分为文献和理论两编。其中,文献编对《中华大帝国史》不同版本和门多萨参考文献进行了细致考辨,基于西班牙语原著善典重新定义了门多萨建构的中国形象,并提出了“神圣东方主义”这一新的学术概念。本编还基于跨国文献考据分析了门多萨在未曾实地考察中国的情况下如何对前人的史料进行改写,从而建构了一种既神圣又理想化的中国形象。理论编则在中西交互性历史语境和全球史

    •   
      ¥88.80¥14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5
  • 秦汉魏晋史探微(百年诞辰纪念版)精
    • 秦汉魏晋史探微(百年诞辰纪念版)精
    • 田余庆著/2025-1-1/中华书局
    • 《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辑录了田余庆先生在书名断代范围之内的十九篇文章。这些文章,如《说张楚》、《论轮台诏》等,一般写在1979—1989年之间,少数文章定稿稍晚一点,但内容是在这十年之中酝酿的。有两篇写得较早,即《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与其他文章在观点上有承袭或照应之处,所以经删节后也选收进来了。最后两篇文章,即《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和《消除“代沟”,共同前进》,则是为了保存转折时期思想的一点陈迹,纪念上世纪那个“活泼泼”的八十年代,而收录进来。
    •   
      ¥40.80¥68折扣:6.00折  当前库存:25
  • 《左传》的文献形成与历史书写
    • 《左传》的文献形成与历史书写
    • 陈鸿超/2025-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充分利用出土文献,围绕《左传》文献,将成书、史料、撰述等方面加以贯通,将上述问题置入春秋战国史著形成的历史场景中进行分析,全面系统地研究《左传》的文献形成与历史书写,并以此窥看早期史书的形成与东周史学的新特征与新变化。本书有助于加深、拓宽、补充《左传》现有研究,以最新的材料与方法重新审视《左传》文献各类问题。

    •   
      ¥70.95¥129折扣:5.50折  当前库存:6
  • 显微镜下的大唐
    • 显微镜下的大唐
    • 李旭东著/2025-1-1/团结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通俗历史读物,通过对唐朝上百个典型案例的讲述,依托官修正史、唐人笔记、唐代传奇、敦煌遗书等史料,全景式再现了大唐法律制度、世俗人情、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本书史料丰赡,逻辑严密,为读者提供从法律案例了解唐朝历史的新角度,书中既有民法领域的婚姻纠葛、财产纠纷、继承纷争、物权归属、损害赔偿、收养法规,又有刑法领域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盗窃等犯罪行为,还有古代法律特有的谋反、谋大逆等罪名,作者用以案说法讲史的方式,讲述了大唐律法背后的社会环境,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唐朝社会的政

    •   
      ¥41.25¥75折扣:5.50折  当前库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