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李身患残疾,病弱的身躯、成长的经历以及特定的时代特点使得他选择与中国的变革力量结盟,试图参与到变革中国的活动中,并将其作为自身的使命。庚子事变时他曾加入到保皇派的勤王活动中,后回美积极地组建华人军事培训学校;梁启超、康有为访美时,荷马李曾热情地陪同。他写作的《无知之勇》轰动一时并在历史中回响。他参与拟定红龙计划、与孙中山进行长堤会谈,后成为孙中山的军事顾问,武昌首义后陪同孙中山回中国,终因中风而回美,不久去世。他一生短暂,却充满传奇。荷马李一生与中国有不解之缘,但中国国内对
本书作者亲历亲闻了莘庄七十多年来的历史风云和社会变迁。近三十年来, 莘庄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莘庄”渐行渐远, 历史遗存瞬间消失, 老一辈未曾细述史实就撒手离世, 更促使作者有心追溯出生之前的故乡风貌和历史真相。于是, 长期收集, 反复思考, 如实记录, 一再梳理, 便有了这一册《莘庄史话》, 也为故乡推荐一连串历史文化资源, 实现作为地方文史研究者的夙愿。2023年, 恰逢莘庄乡镇合并三十周年, 谨以正式出版《莘庄史话》表示庆贺。
广府文化是一种粤语文化,也是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一种地域文化。本书是由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广府文化论坛”之论文精选。《广府文化》第9辑是“第九届广府文化论坛”的参会论文之精选,包括广府文学与艺术、广府学术与文化名人、广府历史与区域文化等论文,所选论文资料翔实,论述充分,新意扑面,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朝野琐记》,清张宝璇著,张树伟点校。《朝野琐记》目前所见版本只有珍藏于国家图书馆的手抄本孤本,此次校点即以此本为底本。本书内容丰富,不仅记有关于政治、经济、科举等方面的朝中之事,还有大量对北京史迹的记载和考证,另涉及朝野人物、诗文字画、礼仪音乐、世风人情、天文气象、中外交往、百货交易、朝野美食等,包罗万象,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秦汉时期的国家建构、民族认同与社会整合研究” (17ZDA180)的阶段性成果。秦汉是古代中国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翻地覆的时代。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是中国统一王朝国家与汉民族形成的新起点,是一次由宗法分封制国家政体和以“诸夏”为标志的早期华夏民族向统一的君主集权制国家和统一的汉民族转化的枢纽期,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但是,秦汉时期的国家构建与民族认同、社会整合的历程并不是直线式发展的,而经历了一个曲折往复的过程。本书共收入论文20余篇,从秦汉时
大胆开放却也崇尚三贞九烈,陆权强国但又坐拥庞大舰队,一代儒宗也是中国心理学史上的知名学者
汉朝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隐藏在万卷汗青中的矛盾形象,最终糅合成了怎样的汉朝?
自刘邦登基至献帝禅位,横跨四百年历史长河的汉王朝,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一手史料和丰富的历史故事。基于此,结合《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典籍,《这个汉史超有料》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为读者一点点掀开时空的神秘面纱,从万千史料中提取最真实的故事,力图揭示被人为隐藏的历史真相,还原雄踞东亚
《先秦时期文化的发展探究》第一章为先秦时期的文化概述,分别对中国文化起源之谜、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元发展、先秦时期文化研究的动机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为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发展,主要阐述了先秦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契机、先秦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轨迹两方面内容。第三章为先秦时期文学的发展,分别从先秦文学起源的两大因素、先秦文学概述、先秦文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先秦文学作品几个方面对先秦时期文学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章为先秦时期艺术的发展,分别从先秦时期的乐舞艺术、先秦时期的绘画艺术、先秦时期的青铜
本书所选大家均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精通中国历史的学者,所写的历史既正统,又见解深刻。从细说先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迅速崛起的蒙元,一直讲到明清史,每个朝代所选的作品都具有代表性,堪称一座浓缩了中国历史全程的知识宝库,可使青少年轻松自如地获取历史知识。
本书以“中国故事的跨文化对话”为逻辑核心,通过理论梳理、案例验证、实证研究,重点回答中国故事的跨文化对话理论基础、价值矩阵、话语场域、生成路径、互动机制等问题。本书共分为五章,从主客体、路径、策略等多维度展开研究,构建了系统性的中国故事跨文化对话闭合环路。
本书是一部简明的历史工具书,以词条形式,介绍自远古到20世纪初叶中外文明史上的重要史事。以史为据、客观平实的原则,内容主要依据中外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并参考了具有权威性的研究著作和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