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继《故事法则》之后, 以古今中外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为实例, 讨论具体案例中故事学发生原理、运作机制的专著。内容包括《西王母形象变迁与“层累造史”的减法问题》《织女的身世、容貌与婚姻》《梁祝故事是怎样结尾的》《刘三姐传歌路线》《端午的恶日传说与辟邪法门》等。
《零宇宙:赛博法则》主要讲述了在近未来时期太阳活动加剧,人类遭受了强烈辐射,被一种名为日灼病的灾难侵扰,世界政体与经济格局产生巨大动荡,在资本势力的掣肘下,依托于物流枢纽所建立的卫星城泽都所发生的故事。
作品架构的虚拟近未来世界中,各类公司资本与门阀阶级明争暗斗,义体人、智能人、自然人之间形成微妙的平衡,虽怀揣着不同价值观,看似皆为人形,实则在认知上却早已跨越物种。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故事交织在了一起,组建出一部虚拟世界的平行历史小说。
本书为中篇小说作品集,收入了《大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太平道》《“非典”时期的爱情》等六篇中篇小说。所收小说均为作者精选,这些作品立足于当下,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角度,展现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描写了他们的欢喜悲愁。
小说聚焦跆拳道这一独特的体育竞技运动,聚焦中国基层体育工作者中的跨界教练和陪练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描写了年轻的跆拳道运动员在这些无名英雄的帮助和陪伴下成长成才的感人故事。作品以细腻的情感纠葛刻画心灵碰撞、爱情追梦的曲折,也以精彩紧张的竞技场面和独特经典的技术动作展示抓取人心,更以激昂澎湃的爱国情怀凸显了民族自信和新青年积极向上、包容忍让的精神特质。语言流畅,情感纯真,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小说赞扬了新时代的年轻运动
长篇小说《改造》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解放军、国民党起义官兵两支曾经在战场上兵戎相向的部队化敌为友,开赴为壁,化剑为犁、共建家园。小说跨度半个多世纪,不仅展现了兵团三代人在屯垦戍边的伟大斗争中,追求和平、创造美好生活的家国情怀,还讲述了解放军与羚羊特务组织、土匪的较量与斗争。最终,解放军挫败了敌特阴谋,谱写了一曲曲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英雄赞歌。
《城市书:上海生活》是作家罗海的城市主题散文集。作者用细腻的文笔,以交错的目光写下了、呈现了上市民的市井生活。那些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汇成了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经历,那些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是记忆中的点缀。书中文字简洁质朴,处处流露温情,让读者能有感触和共鸣,书中也记录了作者成长经历和对这座城市的留恋温暖记忆。
诗与公众世界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诗歌场域中常谈常新且至关重要的诗学话题,其嬗变轨迹与诗歌发展自身的脉络、时代和社会的变迁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因而二者的关系一直处于错综复杂、变动不居的状态,每一种变动状态与路向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诗歌发展态势和诗歌风貌。新媒体的出现,使新诗与公众世界的关系发生了系列显著变化。本书从界定新媒体的概念内涵出发,梳理了新媒体与新诗的遇合历程,从传播平台、诗人姿态、传播方式、文本策略、诗歌功能等方面探讨了新媒体作为一种语境为新诗的传播与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意义和新价值
本书旨在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广泛吸取古今中外文体学研究的成果,对六朝骈文进行历史描述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力争在总体把握的宏观视野之下,细致考察六朝时期各种文体的具体骈化进程和艺术得失,兼及对文学批评和文化思想的整体考察;借鉴和吸收语言学、音韵学的研究成果,将对六朝骈文名家的知人论世与对骈文文体特征的研究结合起来,以期为深入认识六朝骈文发展的内部规律及其文体功能提供新的视角。
本书收录了章太炎先生《国学概论》和《国学略说》两种讲学集。主要内容包括概论;国学的派别(一)经学的派别;国学的派别(二)哲学的派别;国学的派别(三)文学的派别等。《国学概论》对我国传统的经学、哲学、文学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深入浅出,评论精当,又在治学方法中兼及文字学、目录学、地理学等,是一本绝佳的中国传统文化入门读物。《国学略说》是章太炎先生治学心得的结晶,内容详备广博,行文流畅古雅,是研究国学思想演进的重要指导用书。
本书内容包括: 做个开心的人、总以为来日方长, 却随时江湖相忘、活成一道光、与每天的生活, 握手言欢、找到爱的原动力, 精准发力、在不幸扎堆的地方, 感受幸运、用爱的方式表达爱, 请让爱免除伤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