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种植蔬菜、花草相比,栽培果树似乎较难。但是,如果能够掌握果树在生长周期中12个月的栽培要点,则无论是谁,都能享受到收获美味果实的快乐。猕猴桃是落叶蔓性果树,本书将其栽培过程中的移栽、修剪、嫁接、施肥、疏枝、疏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等技术内容,以月历(1-12月)的形式做了详细介绍,帮助读者在获得高品质果实的同时,又能做好植株的维护工作。如此,每年都可收获美味的猕猴桃果实。
番茄品种多样,其栽培规模、类型和方法也有多种。本书以培育优质番茄为出发点,虽以小规模经营为主要对象,但选取其栽培管理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讲述,例如,植株的过渡期管理是决定栽培成功的关键,土壤处理和土壤消毒是保证栽培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等,对不同形式的番茄栽培都有良好的技术适应性。本书介绍的日本番茄栽培技术,内容系统、翔实,图文配合,通俗易懂,对于我国广大番茄种植专业户、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都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也可供农林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氾胜之书》是汉代氾胜之所撰的一部农书。书中记载了当时劳动人民种植稻、黍、麦、大豆、麻、瓜等的种植方法,还记载了区田、溲种两种极其重要的耕作方法。该书久佚,后人从《齐民要术》等书的引文中重辑该书。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著名的农史学家万国鼎、石声汉等先后对《氾胜之书》进行了整理。万国鼎先生所整理的成果即为《氾胜之书辑释》一书。该书在校辑《氾胜之书》的基础上,对《氾胜之书》进行释证。由于校辑完善,释证清晰,《氾胜之书辑释》成为研究《氾胜之书》的必备之作。 《陈旉农书》是宋代陈旉所编撰的
本书介绍了稻瘟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稻瘟病菌的危害特点、病害循环、防止措施等,同时概述了稻瘟病菌致病机理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过氧化物酶体蛋白MoPex1调控稻瘟病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阐明了过氧化物酶体蛋白MoPex1调控稻瘟病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和糖基转移酶蛋白MoGt2调控稻瘟病菌形态分化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系统解析了MoGT2在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菌落疏水性和致病性等方面的作用,阐明了MoGt2调控稻瘟病菌形态分化和致病性的分子机理。介绍了转录调节子MoSom1磷酸化位点Ser2
本书在广泛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及其同事多年来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稻种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水稻种子的结构与组分,种子的发育与成熟,贮藏物的合成,种子萌发,贮藏物的动员,种子休眠及其控制,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环境控制,种子储藏、劣变及其修复,以及杂交水稻种子。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甘蔗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重要性;分别阐述了甘蔗对世界和中国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关注了甘蔗领域一些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回顾了甘蔗制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本书内容兼顾科普性和专业性,旨在为广大非专业读者介绍甘蔗的基本知识,无需相关的专业背景,就可以轻松了解甜蜜事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甘蔗和糖。书中每篇文章聚焦一个主题,便于读者选择性阅读,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甘蔗和糖的机会。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研究农作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内容包括作物病害症状、病原物、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主要任务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加深对农作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掌握病害的变化动态,防止新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同时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完善病害的治理对策,提高现有的防治水平,开辟防治病害新途径。本教材由绪论、植物病理学基础(上篇)、农作物病害(下篇)、附录和参考文献五部分组成。上篇分六章,分别介绍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原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所致病害的
土壤侵蚀已经成为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耕作侵蚀作为坡耕地土壤侵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西南干旱河谷区土壤侵蚀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书从坡耕地耕作侵蚀作用机制入手,以西南干旱河谷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模拟耕作试验、室外原位冲刷试验,应用土壤科学、土壤侵蚀学、水土保持学、水文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该区域坡耕地耕作侵蚀的基本特征、耕作侵蚀作用下坡面土壤水文过程、坡面侵蚀产沙特征及耕作侵蚀对区域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
本书以东北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为研究对象,按照土壤苏打盐碱化机理与驱动机制、土壤农业利用障碍机理与盐碱胁迫机制,以及障碍因子解析和障碍消减机制的顺序布设篇章。形成机理与驱动机制部分包括宏观尺度下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壤发育和发展的驱动因素,以及微域尺度土壤盐碱化过程和影响机制。土壤障碍机理与盐碱胁迫机制部分包括土壤盐碱化特征、盐碱对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胁迫作用,以及盐碱胁迫下作物养分特征等。障碍因子解析和障碍消减机制部分讨论了苏打盐碱土耕作措施、化学改良、淋洗排盐以及精准改良等。本书通过野外调查、田
为了提升寒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冻融农田水土环境健康循环模式,本书以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寒区农田水土环境低碳、绿色、可持续生产为目标,采用室内机理探索、大田试验验证、区域尺度推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探索了冻融土壤水、热、养分环境响应机制及协同调控技术。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农田冻融土壤物理特征参数分析、农田冻融土壤水热状况及能量传输机制、农田冻融土壤水热复杂性特征识别、农田冻融土壤水热盐协同运移理论及过程模拟、农田冻融土壤碳氮循环转化机理及伴生过程、作物生育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