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极其发达,中国的饮食以味道为中心,与味道有关的汉字内涵十分丰富,深刻影响了汉字的书写和汉语的表达。本书以文字为核心,选取味、咸、淡、酸、甘、甜、苦、辛、辣、鲜、麻、涩、香、臭、腥、膻16个与味道有关的汉字,每个汉字作为一章,结合鲜活的社会生活,全面阐述其字形演变,字的含义及其演变,有关的成语、俗语和民俗文化等。在内容编排上,味字为总论,咸、淡、酸、甘、甜、苦、辛、辣、鲜、麻、涩等为口味,香、臭、腥、膻等为气味。通过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阐释各种味道的内涵与外延,讲清楚各种
本书以中文打字机为对象,追溯了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的历史。近现代以来,汉字作为非字母文字,在技术语言现代化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字母文字中心主义的重重阻碍,其一便是无法适应西式打字机。本书通过讲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展示了汉语世界的机械革命,探索了中文寻求生存、适应且影响科技变革的历史。书中描述了在近一个世纪之间,中文使用者在发明中文打字机的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尝试、经历种种失败或成功的故事,由此反映了中文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权而融入全球化信息时代,重新获得独特地位。
现代汉语自20世纪初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或快或慢,或全局或微观。文献中不乏对现代汉语字词、句式的历时考察,然而对篇章特征的百年嬗变关注不多。本研究考察了近百年现代汉语书面语历时语域演变,探究其背后篇章和修辞功能。本研究的汉语书面语历时语料库涵盖五个时期:1900年至1911年、1919年至1930年、1931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66年、1978年至2012年。本研究发现,首先,新的篇章和修辞功能不断出现,语域功能出现明晰化趋势。“叙事性”和“议论性”从“夹叙夹议”中分离出来
本书通过介绍英语教学理论基础以及对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对英语写作教学和写作的影响因素及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提出合理的教学实施策略, 并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反馈, 指明合理地构建英语写作教学评价方法的作用与意义, 并针对大数据时代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写作教学反馈的新形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
本书以产出导向法为教学理论指导,以不同的思辨与阅读任务为模块,通过对话题新颖、主题各异的思辨性语言材料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分辨事实与观点辨析论点、主题与逻辑、推理与评估等与思辨相关的基本概念,把握命题、论证、证据种类、逻辑谬误辨析等思辨技能,使得学生能够打破作者、文本的权威地位,在阅读实践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形成对某一主题所特有的、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本书在《阅读教程》(第2版) 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教材保留原有特色, 每册共计8个单元, 每单元围绕特定主题提供不同视角的4篇阅读文章。第3版更新了过时的选文, 每册一个全新的单元, 增加了中国文化相关内容, 同时大幅修订了每个单元后的课堂活动板块。主要特色: 1. 教材遵循“主题为基础”“协作性学习”的原则, 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同一主题下各种题材的文章, 从不同角度来加深对每一个主题的理解, 通过参与协作性学习学会合作与分享。2. 第3版的修订, 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英语专业教学的需求,
本书以当代翻译学理论为基础,以实践层面的翻译教学为主轴,在改革文体翻译教学基础之上,注重吸收其他语种同类教材的长处和凸显汉日翻译自身的特点与问题,并开辟了多重并列式短语的翻译等新章节。本书编写体系新颖合理、适用面广,坚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编撰原则,既可以按照目录顺序进行翻译教学与翻译理论研究,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需求和深度重新排列组合翻译教学内容。
本书是“战后德国儿童文学之父”埃里希·凯斯特纳于1929年出版的著名儿童小说,基本情节如下:12岁的男孩埃米尔独自乘火车到柏林的外婆家,在火车上却遭遇窃贼,妈妈带给外婆的140马克不翼而飞。在获悉自己的钱被偷后,埃米尔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踏上“擒贼之路”。一群来自柏林大城市的孩子同样都有一颗善良和正直的心,于是一起加人了“擒贼大军”,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与团队合作精神,赢得了擒贼战斗的最终胜利。
本书在介绍信息化技术与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阐述了信息化时代高校英语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路径,以及新形势下英语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转变教学思维,探索适合信息时代的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