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世界暴力史》是学界首.研究人类历史不同时期和世界不同地区的暴力现象的丛书,而暴力史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研究议题之一。这部多卷本丛书涉及暴力史的新近学术成果,从多种角度展现了权威性的暴力问题处理方式,提供了关于不同类型暴力之历史背景的专题研究成果,以及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的共同经验概览。《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三卷)》主要涵盖了早期近代这一全球化发端的时期,公元15001800年,考察这三个世纪的暴力难题,需要首先解答人类社会组织及其互动的基本形式问题。暴力往往牵涉到许多重要
事物的存在,有时比人类更长久,它们记录了其创造者和使用者的生活,也为未来的记忆提供了沉默的见证。地中海交汇的洋流和文明也许改变了它们的外形,但即使破碎成碎片,它们仍然在无声地讲述。开启这段惊奇之旅,我们将看到远古世界的雕像和壁画,我们会前往许多时常被遗忘的地方,重新游览特洛伊、撒马尔罕和克里特岛;我们将探寻神话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重新认识斯芬克斯、奥德修斯和美狄亚;我们将聆听历史伟人被遗忘的故事,重新走近亚历山大大帝、奥古斯都、提比略以及许多其他名人。从史前人类到伊特鲁里亚人,从罗马人
世界遗产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它体现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多样性,承载了人类保护和传承遗产的共同责任和美好愿景。本书旨在突出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发展之路,推动中国从“遗产大国”向“遗产强国”转变,进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体来讲,本书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结合国际竞争新格局和中国世界遗产价值特性,尝试构建以遗产生产力、遗产消费力、遗产支撑力、遗产传播力、遗产管理力和遗产创新力为主要内容的世界遗产竞争力评价理论体系,分别从国际
本书从“文明演变”的视角观察从远古至当代的世界历史进程, 以时间为序, 分五编叙述了农业文明在东方的兴起, 蛮族入侵引起的文化交流, 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孕育, 欠发达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进行的各种尝试, 以及高科技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的变迁。围绕着经济条件、政治组织、道德传统和文化艺术这四个重心, 呈现了一幅关于人类各主要文明产生、发展、传播和交流的丰富多彩的画面。该书的构思和写作源于作者对几个宏大问题的深入思考: 其一, 如何确立科学的“世界历史”概念; 其二, 如何构建“世界历史”的体系
《远东东方学:历史概论》描述了从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叶东方研究在远东的发展历史。该书系统梳理了远东东方学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演变轨迹,不仅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高等学校、学术团体等纳人研究视野,而且也将域外俄国侨民的学术活动纳人其研究范畴。该书首次构建了远东东方学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提出了远东东方学是俄罗斯东方学不可或缺一部分的论断。
《东方哲学与文化》是由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南京大学道学与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每年出版两辑,向国内外发行。本刊旨在繁荣和推进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东方学研究,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东方哲学与文化平台,发掘东方文明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本刊常设栏目包括:理论前沿、专题研究(道学、佛学、儒学、印度哲学、犹太学日本哲学等)、比较研究、文化专栏、书评讯息等。 本辑为《东方哲学与文化(第8辑)》包括七部明清丹经小考、北属时期越南金石铭文中的道教信仰、律宗在关中地区的发展与演变等论文
《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是一部集中反映达恩顿在历史和新文化史方面关联的思考的文集。这本书既讲历史,又讲媒体和媒体的历史。本书有四个目的。第一,是要现实过去如何作为暗流存在于当下;第二,是要通过个案来分析媒体的作用;第三,借本书的写作过程来昭示媒体研究中的历史向度。第四,在这些讨论的基础上探讨宏观历史以及历史相关的其他人文领域。本书被翻译成德、意、法、日等多国语言,是文化史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黑暗:光之外的文化史》中,作者尼娜·爱德华兹通过黑暗起源、黑暗艺术、黑暗娱乐、黑暗时尚等主题,探讨了黑暗作为物理特征和文化现象的历史。本书回顾了从远古到现代人们认识黑暗、描述黑暗、使用黑暗的种种,以及光明和黑暗的共生关系;探讨了黑暗是如何渗透到艺术、文学和我们的日常语言之中的。 黑暗使人茫然,也会让人雀跃。有人害怕黑暗,或者至少会主动避开它。也有人被黑暗吸引,钟情于它的不确定性,着迷于神秘与未知的召唤,以及神话传说和科幻小说中的混沌无光。我们尚未洞悉与黑暗有关的一切,无论是实体的
本书收录国内外学者有关全球史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相关的学术信息。其内容目前包括“全球史理论与方法”“全球史专题研究”“全球史/世界史教学”“海外新书评介”“书评”“学术动态”等栏目。
《当总统撒谎:官方欺骗及其后果的历史》基于大量原始资料详细研究了四位重要总统所说的谎言:富兰克林·罗斯福与雅尔塔协定、约翰·肯尼迪与古巴导弹危机、林登·约翰逊与第二次东京湾事件、罗纳德·里根与1980年代的中美洲。阿尔特曼从实用性的角度来探讨政府谎言,通过研究同期政府文件和媒体报道,展示了官方谎言如何反过来困扰说谎者本身及其继任者,又如何最终破坏他们最初通过说谎来支持的政策。本著作研究扎实、资料丰富,学术性较高,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