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国家治理与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为基础,从地方税体系建设的理论分析入手,考察了中国地方税体系建设的现实格局,研究了地方税体系对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并据此探讨了中国地方税体系建设的目标与路径选择。
本书首先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次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理论和实践两层面挖掘了其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客观描述了当下我国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马克思主义政府公共性理论的视阈具体剖析其成因,最后着重就如何破解我国当前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提出了新时代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高质量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应急指挥的内涵、应急指挥体系构建、应急信息管理、应急指挥决策、应急行动组织、应急协调控制、应急指挥风险控制和应急指挥效能评估等。全书既有应急指挥理论方法方面的概括、探索和创新,又有对应急指挥实践的指导,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书适用于从事应急管理、应急救援、指挥决策等方面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也适合军队指挥学、资源与环境(应急救援)等研究生专业和消防指挥、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核生化消防、应急管理、应急管理与技术等本科专业教学使用。
知识日益成为政府组织重要的战略性要素,共享和整合政府不同部门中所拥有的多样化知识也被视为形成和提升组织核心能力和公共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政府组织并不是自然地交换知识信息以寻找更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而是需要知识共享管理策略的有效干预。本书基于协同视角,考察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的运行机理和实践特征,探讨多维协同因素对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分析跨部门知识共享对组织绩效的促进效应,进而提出有效的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的实现机制及其推进策略。
本书展示的是年度中国县级政府绩效评价结果。本报告主要分为总报告、指数分析篇、典型案例篇三部分。总报告阐述了县级政府绩效的评价背景、评价指数文献综述、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特色,系统呈现了县级政府绩效评价方案,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体分析、省份分析和区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县级政府绩效的对策建议。指数分析篇进一步对县级政府的发展成效、社会治理、政府能力等三个维度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各维度绩效的对策建议。典型案例篇围绕县级政府绩效以及发展成效、社会治理与政府能力等方面
先民对自然节律的把握,其源起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通过对《夏小正》《诗经·七月》《逸周书》《管子》《吕氏春秋》十二纪,以及各种出土材料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自先秦开始,民众对月令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日益深厚,官府以时序政的模式不断成熟,知识精英也从不同层面推动月令文化品质的提升。这为《月令》被采择编入《礼记》,实现由诸子百家言向经学的跃升奠定了基础。汉代倡行以经治国,在行政改良、法制损益、礼制改革等方面,不断援引《礼记·月令》,从而将天子施政的立意,从朴素的因
本书收录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祝总斌教授关于中国古代政权与学术的论著十余篇, 从皇权、宰相、吏胥、取士四个角度, 选取《略论中国封建政权的运行机制》《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附论古代的人治与法治》《正确认识和评价八股文取士制度》《〈四书〉传播、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等, 论述中国古代政权与学术的一些特点, 对中国古代的最高权力、国家治理、官吏来源等重要问题, 分层次地进行了探索; 另外收录作者关于《史记》的文章四篇, 尤其是对《史记》的“崇儒”与“颂汉”问题,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北宋哲宗、徽宗朝(1085-1125)的政治史。为避免将政治史简化为政治斗争史,本书从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入手,重新梳理了北宋晚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演变过程,进而试图理解中国古代王朝政治的特质。首先,全书始终围绕宋代“士大夫政治”这一大主题,说明其多层次的理想在北宋后期政治实践中逐渐异化的过程,而前人多所强调的党争、腐败等北宋晚期的政治困境,就是这一异化的副产品。其次,本书从技术与观念的层面,说明了帝制政治在北宋晚期展现的弹性与多元性,而非某种固定的趋势,这也是为了跳出泛论君权强弱大小
社与会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单位。社、会并非上层规定下的行政机构,而是产生于民间的自发组织。作为一种非公组织的会社团体,显然代表了民间力量的崛起。结社或结会与年节、同乡、宗族,共同构成传统中国人情交往重要的四个联结纽带。全书由“绪论”开篇,下分5章,书末为“余论”,系作者积10年功力的结晶。作者在详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排比、归类及分析,将中国传统社会析为以下四种类型:如第一章的“政治型会社”,第二章的“经济型会社”,第三章的“军事型会社”和第四章的“文化生活型会杜”。在这一框架
本书立足中国社区发展实践和趋势,本形成关于中国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模式和有益思路,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社区治理,进而推进中国式社区现代化发展。立足中国社区发展和治理,本书提出:一是应突出党建引领,由各级政府及时总结经验、调整相关制度条例,建立对社会组织的长期合作机制和年度考评机制,推动法治建设、政策落实以及工作队伍保障,以正位、赋权、补短、整合的“四位一体”社会参与途径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完善与治理能力提升;二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应以打造低碳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