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选取该刊自1979年1月创刊以来,陆续发表的关于先秦史研究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研究综述文章38篇,内容涵盖先秦史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海内外关于先秦史研究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览式介绍。一书在手,先秦史研究领域所有代表性成果洞悉于心。
本书是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选取该刊自1979年1月创刊以来,陆续发表的关于隋唐五代史研究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研究综述文章37篇,内容涵盖隋唐五代史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对建国以来关于海内外关于清史研究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览式介绍。既方便读者惠存检索,又是对《动态》新老几代编辑的工作表示致敬。
本书是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选取该刊自1979年1月创刊以来,陆续发表的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极具代表性的研究综述文章36篇,内容涵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对建国以来关于海内外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览式介绍。既方便读者惠存检索,又是对《动态》新老几代编辑的工作表示致敬。
该书结集文章39篇,时间段为19812019年,所载文章系明史研究综述类文章,内容涵盖明史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是建国以来关于海内外关于明史研究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览式介绍。综述可谓是学术研究中的三次文献,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该书的出版,不仅是一本对从事明史研究的工作者和机构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更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书,为广大爱好明史的读者提供一个迅速了解明史研究情况的途径。
该书结集文章34篇,时间段为19812019年,所载文章系元史研究综述类文章,内容涵盖元史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对建国以来关于海内外关于元史研究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览式介绍。综述可谓是学术研究中的三次文献,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该书的出版,不仅是一本对从事元史研究的工作者和机构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更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书,为广大爱好元史的读者提供一个迅速了解元史研究情况的途径。
“清代国家统一史”为中国历史研究院首批立项的重大项目之一, 后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该项目立项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研究专项 (‘兰台学术计划’) 重大委托项目”。坚持了唯物史观的指导, 以学术的形式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本书研究摆脱了历代王朝的视角和“民族国家”理论的束缚, 选取从传统王朝国家向主权国家转变的视角诠释“清代国家统一史”, 不仅做到了学术创新, 也有助于增强国人对国家、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社会主义制度及中国共产党的
本书是一部城市传记,以非虚构文学的形式追溯中山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三条主线贯穿整部书稿,一条是经济主线:中山从以渔业为主的海岛经济,转变成以农耕畜牧为主的农业经济,再发展为买办群体活跃、与世界通商的近代商业城市;另一条是政治、文化主线:明代以降,香山诞生了大批文化名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而近代以来,在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民主革命中,中山更成为革命的策源地;第三条是民间生活主线:从中山的人口、语言、饮食、衣冠、建筑、时令节俗、民间艺术等方面入手,描写了这些民俗活动的来龙去脉,再现其万
这是一部关于辽宁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的书。辽宁刚好处于几大文化板块的衔接带上,像一个绳扣,把蒙古人的草原文化板块、中原汉民族的农耕文化板块连接起来。辽宁就像从中国肌体上取下的一个切片,谈论辽宁,就是谈论中国。作者以地域为切片写就辽宁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的故事,从历史、文化、交融、发展、未来等多个维度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的辽宁。读懂辽宁,读懂中国。
本书是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的论文集,共四十多篇文章。所涉议题重大,内容广泛,成果丰硕,是当代中国史学界研究成果一次高水平的展示。
论文集充分肯定了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深入总结了新中国70年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有重点地讨论了当代中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问题。
本书由两部讲义组成,分别是《史记·五帝本纪》的讲义和《史记·夏本纪》的讲义,这两部讲义是李学勤先生于2007年和2012年分别给中国文化论坛首届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和第六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的授课内容,两部讲义系根据当时的课堂录音整理而成。其中的《史记·五帝本纪》讲义,曾经以《〈史记·五帝本纪〉讲稿》之名,在2012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此次收录时,由刘国忠教授根据原来的讲课录音做了系统的校订,补充了原讲稿遗漏的不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