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 为了更好地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更好地发挥宣传思想文化的作用,《文学遗产》从2023年第4期开始连续组织了文化传承发展的跨学科思考习近平文化思想阐释专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立足中华文化立场,深化中华文学研究等专栏。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62重要讲话一周年,也是《文学遗产》创刊7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和发
本书以雍正朝平准战争中的西路军需补给为研究内容,对雍正七年—雍正十三年间(1729—1735年)平准战争过程中西路清军粮食、牲畜的补给过程进行历史的考察。本书首先从西路清军军需的筹集入手,在考察西路清军军队数量的变动、驻扎区域、军需补给标准变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军需粮食、牲畜的来源、运输过程、消耗数量,屯田在西路军需粮食补给中的作用作了微观的考察,最后,讨论雍正朝西路军需补给与陕甘社会,尤其是甘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史学自古以会通为己任,太史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郑夹漈取历代之籍,通为一书,无不高屋建瓴,以求鸿博。近世以后,西学东渐,学尚分科,史为断代,以求精深,或失褊狭,有昧于史事演进之大势。唐代结束魏晋以来相承之旧局面,宋代呈现历史文化之新面貌。唐宋之间有一个长期的变革过程,唐宋并称,既有文化形态上的相继,又有历史风貌上的转型。时代特色及历史定位,要求史学研究突破单一的唐史与宋史研究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的旧局面,构建“唐宋史观”的新思路,树立“唐宋史研究”的新框架,在更为宏观、通达的历
本书梳理了王安石“体要”观的思想形成与实践展开,分析了王安石对北宋王朝治理体系的构想的思想基础与现实指向,以及青苗法、保甲法、市易法等七项新法在新“体要”中制度设计的内在理路。
1920年代的北伐在形式上是战争,在实质上是革命。经过这场战争,中国从政治到社会等各层面均有深远变动。这一时期,地方社会既有的军政力量在革命过程中不断分合演进,深刻制约了国民政府对地方政治的整合。本书从军事和政治的互动与关联出发,探讨北伐时期地方军政格局演变和政治整合历程,进一步揭示地域社会原有的社会关系与革命阵营内部派系分合的复杂纠葛。
唐代穿越指南,带你进入美轮美奂的大唐世界 宫廷高空杂技表演、舞马表演 流行与时尚穿搭 长安荔枝道 快意恩仇的侠客 * 融入人间烟火 走进人生历程 以唐代日常生活为主线,展现唐代时期的饮食、文化、流行服饰、节日欢庆等,勾勒出一方生动有趣的人间烟火。
本书基于大量史料文献,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起了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趣味碎片,“汉文帝如何‘捧杀’亲弟弟”“班超如何凭一己之力降伏整个西域”“汗血宝马真的存在吗”“为了写《史记》,司马迁到底有多拼”……内容严谨有趣、短小精湛,让读者在欢笑和讶异中了解真实的大汉朝。
这是一本讨论说谎的书,但是,它又不是一本讨论说谎的书。这是一本讨论《吴越春秋》的书,但是,它又不是一本讨论《吴越春秋》的书。 本书把说谎当作解读《吴越春秋》的一条主线,把说谎理解成吴越争霸中的关键要素,所有话题的探讨都以说谎为中心而展开。作者认为, 和其他叙述吴越争霸的历史典籍相比,《吴越春秋》对说谎的描述可谓最为详尽。这使得赵晔笔下的吴越争霸显得与众不同。赵晔之所以如此叙述,乃是以特殊的方式回应当时思想界的热点话题,从而成为一位连接东汉与魏晋思想发展脉络的思想家。 本书的语言流畅
本书共分六部分:汉学史研究、汉学书序、专稿、专访、当代汉学地景、书画展示。主要内容包括:追逐与交切一一论法语在中国文学译人欧洲语言中的地位;爱尔兰所出土的中国印章;《经典儒学核心概念》导言等。
本书精炼近300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识,各题目之间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内容简短精悍;取材广泛,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概况、著名人物及历史掌故,不同于教科书和辞书;内容中穿插故事情节,生动呈现有温度、有态度的中国历史,是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经典读本。本书选取香港开明书店编校版本,本着正本清源的目的,对原书文字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考订,参校史学界最新研究数据、观点等成果增补若干条注释,不同于市场上通行的其他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