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应运而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近年也被赋予了“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等国家使命和担当。本书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参考国内外众多文献,展现给读者中国主要城市群和重庆、成都等代表性市域的社会治理制度演变历程,比较分析了不同区域治理制度供给路径及市域社会治理效果差异。作者根据多年对成渝地区和国内其他城市的社会治理跟踪观察和长期理论思考,原创性提出关于双城治理模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权力清单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从权力清单的范畴分析入手,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权力清单制度的法理基础,不仅从形式主义法治观和实质主义法治观的统一、功能主义控权模式等方面,对权力清单制度进行深层次解读,而且基于权力清单制度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突出整体政府理论对权力清单制度实践的指导和提升作用。 与此同时,本书创造性地提出并论证了权力清单制度的回应性本质,指出权力清单制度具有补充我国合法性审查机制缺失的功能,有助于推进我国社
本书聚焦三个领域:一是儿童社会工作领域,讨论困境儿童社会工作干预研究设计和困境儿童的小组工作干预;二是残疾人社会工作领域,分为探讨了扶贫背景下残障人的社会支持和听障父母健听子女的早期养育方式及其影响;三是矫正和禁毒社会工作领域,在家文化背景下探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模式,在协同实践的前提下探讨社会工作知识的生产。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影像发声法如何介入针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服务,在结构化视角下分析城市贫困家庭如何脱贫,等等。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作者系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学者和专家,他们深入实际,调查并总结社会工作宏观与微观的实践经验,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论文不仅代表了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最高水平,也体现了社会工作教育者、实践者和研究者的现实关怀,而且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促进新时期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的探索、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书根据村庄保存的文本资料和笔者深入村庄内部观察、访谈与体验得到的真实素材,复原了坎村互助基金会26年的历程,解释了村民何以能长期合作,共同解决一个市场、政府和志愿机制等外部力量都不愿涉足或无法有效治理的领域——村民信贷资金需求问题;探究了利益输送怎样引导村民合作以及如何以利益输送为契机组建村民长期合作治理组织的问题;分析了这个内生于村庄社会的治理组织稳健成长的要件和实践的学理意义;回答了组织者怎样将对村民的资源和利益支持转变为村庄治理能力的问题。
本书稿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革命’三论”, 分别探讨了中古史语境下的“革命”论退化与汉代政治、思想之转折变迁, 魏晋以来的“禅让革命”及其思想背景, 十六国北朝的“北族革命”及其影响; 第二部分是“制度抉义”, 分别探讨了“法律儒家化”与魏晋以来的“制定法运动”; 第三部分是“经子发覆”, 分别探讨了魏晋以来儒学的发展。最后一部分为“文化掇遗”, 主要是对《玉海·艺文部》所存沈约《谥例序》文笺释, 从唐令“女医”条探讨其所蕴之社会性别观。
本书主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紧紧扣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这一背景和前提,沿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居民群众需求变化—社区治理质量提升”的逻辑思路,聚焦城市社区治理质量及提升,综合运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大数据等方法开展深入调查,在对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现状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美好社会建设中城市社区治理质量提升的结构背景、影响因素及其实践路径等展开系统研究。
《乡贤文化传承与当代乡村治理》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路径和方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民俗学的生活世界概念出发,通过总结历史经验为现实乡村治理的推进提供借鉴。作者重点关注了“新乡贤”这一群体,提出:当代乡村社会中有着一定道德或文化影响力的社会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富有技巧地将国家话语与传统礼俗结合起来,获取“新乡贤”身份,进而以此身份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推动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
本书主要讲述了红色精神引领学生最优发展的红色育人理念, 基本内涵、核心要素与实践框架及特征; 红色经典阅读, 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红色经典阅读方法、策略及路径; 红色课程资源开发, 基于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学习实际、开发与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红色地方文化课程建设, 基于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如浙江萧山衙前农民运动讲习所、萧山红色资源库, 开设红色地方文化课程。
随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状况的改变,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逐渐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为此,本辑收入了六篇文章,从政策措施、专业服务等方面探讨儿童、青少年的问题,并就其风险预防、服务创新等提出相关建议。此外,社会工作的督导、评估作为社会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服务质量和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与促进作用,本辑收录了三篇相关文章,以期引发社会工作同人更多的讨论与思考。本辑还有一篇文章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基础探讨优秀大学生成功成才的路径,为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