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夏曾佑写《中国古代史》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开创了以新的章节体裁撰写通史的先例,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家编写史书的主要体裁,是中国用进化论研究中国历史的一部著作。在夏曾佑之前,国内已经有人用新观点、新体裁写作新式的中国通史。但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影响更大,在史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重点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构成、流变和分期、基本类型、地理环境和特征、基本精神,阐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文化认同,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科技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坚持以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为宗旨,博采世界各国有益文化,坚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通识教育中。教学内容综合考虑到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华侨华人及其他留学生不同教
【内容简介】
《纽约时报》创刊于19世纪中叶(1851年),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纽约时报》自创刊以来就有了对中国的报道,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系列报道之深入,令人惊叹。本套丛书分三本:
《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晚清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本书所反映的时代,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蜕变,人民承受着无与伦比的剧痛。《纽约时报》以
《帝国的回忆(第3版):<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
《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
《浴火重生(第
《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 1911年,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帝制。之后十年(19111921),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激变之中:新旧制度变换、新旧思想冲撞、各种政治势力交替,内忧外患,国民彷徨,许多影响中国发展的事物和思想皆发端于这一时期。危机与希望仅一线之隔。<
《共和十年(新版):<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
《浴火重生:<纽约时报>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年7月7日,日寇进攻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中华民
北洋政局,前后十七年间,自总统、国会、内阁,以至大军阀之起伏、小军阀之升沉;如戏剧之一幕一幕,如弈棋之一局一局;或由于派系战争之胜负,或由于依附势力之消长,倏兴倏灭,遂演成这一期间动乱之历史。
北洋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指民国初年到民国十七年之间。袁世凯在世时,北洋派是完整的,也可以说就是袁世凯派,袁死后,则各自称雄,谁也不肯服谁,于是形成了分裂,皖系、直系之名才告出现。直皖战后,奉系又露头角,直、奉战后,国民军系脱颖而出,加上所谓鲁系、新直系、辫子军等等,
《德州市志(1986-2011)》为第二轮新方志续志,采用小编体式,编、章、节结构,节下根据内容设目、子目等。除概述、大事记、人物、附录外,共设36编。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北侧,为“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2011年,全市总面积10356平方千米,总人口576万人。德州历史悠久,区划多变。2011年辖11个县(市、区)和2个开发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5年撤地建市以来,德州市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经济规模